2)第三百二十四章 小魔女(上)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亮眼的不是郑朗,不是在江东有作为的范仲淹,是韩琦,到了利州后,先奏以以益、梓、利、夔路饥,罢皇子降生进奉。赵祯的儿子生下来没几天就死了,可这个进奉还存在。

  其实是为了敛财。

  赵祯肯定不想的,但大战开始,一打仗就要钱,赵祯不得不为之。

  因为韩琦的进奏,朝廷免去这部分的敛财。然后轻减蠲除各种赋役,收市上供物不以其直,逐贪吏,罢冗役,又粜原来的简州纳粟,出钱六十余万,尽给四等以下户。

  大刀阔斧,比郑朗在杭州做得干脆。

  他这种做法也代表着许多士大夫的心态,涉及到自己利益放不下,也知道减少贫富分化对国家有益,特别是改善四等以下户的困窘。韩琦肯定没有那么善良,但种种做法绝对比史上的司马光与苏东坡好。

  因为他种种举措,活饥民一百九十余万。不知道这个数字是怎么统计出来的,可朝廷邸报上就这么说了。两者没有可比性,郑朗是细水长流,以后每年都有收益,而且随着其他几矿开采,收益会越来越大。

  西川灾害,形势危急,虽不是乱世,但也可以用重典,这点杭州不能拟比。

  可至少今年冬天韩琦星光最为璀璨。

  郑朗也无心争这个功,功高震主在赵祉朝不会出现的,宋英宗稍差一点,同样不会出现,宋神宗就不用说了,不怕你有本事,就怕你没有本事。这是文官最好的时代。但功高了,皇帝不惧,其他的大臣却会不舒服。郑朗本身也不在乎,因此郑朗不想争功。

  但钱一定要带回去。

  这又要耽搁两天。

  还有杭州一些事务,现在是杭州最好的时光,因为辨佛会大胜,郑朗不会真的将这些和尚一起流放到海外开矿去。但他辨赢了,又用了一些手段,推翻了大部分百姓对寺院的信仰,不是对佛教的信仰,所以郑朗大步跨了跨,先是强行开田。

  是强行开田,不是换田。

  影响水利的田全部强行拆除,没有用任何田地做补偿。接着又免去所有寺院的高利贷。你们是出家人,放什么高利贷。数量还不小,达到三十多万贯。又将一些用不法手段获得的田地全部归还百姓,数量同样巨大,清查出来四百顷耕地,以及一些山林湖泽。还有其他的一些案件,足足让郑朗处理了一个月。

  但对于寺院合法的耕地没有动,产业作坊商铺也没有动。几年官员做下来,郑朗对火候拿捏十分得当。虽然有许多和尚心中不满,见到郑朗见好就收,也没有作声。

  不过事情没有结束。

  随着辨佛会结束,从韩琦开始,小宋、回京的富弼、范仲淹、欧阳修、张方平等人陆续上书,反对现在寺观的现状,不仅是反对寺院,连一些道观也在这些士大夫的反对之中。

  韩琦一共提出十二条,赵祯没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