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九章 天下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力?将另外的二十万人供养放于其他四十万人身上,会起什么样的作用。四十缗钱一家人不死不活·六十缗钱一家人就能小康。没有后顾之忧,士兵作战时会不会更加不要命?

  但不是郑朗现在说的,他只说中庸。因此赵祯不解。

  再到冗吏。

  又是一个头痛的问题,宋朝开国之初,只有三千几百名官吏,现在膨胀到两万多名。

  各州配置太守、通判、长史、判官、推官、各曹参军事,县有县令、县丞、县尉,似乎两万多名不多。但不是每一州每一县都是如此,比如太平州,中上州,县也是一个上县,两中县,配置只有一半。还有一些下州下县,配置更少。能裁去一半人。

  宋朝为了养两万多名官吏,一年花去两千多万缗钱,一个官吏平均是一千一百缗。仅是明处的,还有职田,还有暗处的,利用手中权利兼并田地作坊等等。

  省下一半官吏,将会成什么?明处一年就少了一千多万缗的支出,吕夷简治黄河,也没有花掉一千万缗!

  还有职田与隐形的支出。

  但赵祯不这样想,这是宋朝的体制,架叠再架叠,包括冗政,制约着权臣出现。也起到作用,比如党争,赵祯并没有害怕,只是不喜,无论党争,或者丁谓,不会危害到国家的统治,但党争出现肯定不喜的,一旦开了这个例,会影响国家正常的发展。

  这时赵祯也忘记郑朗所说的那个词,法度。

  架叠,郑朗也不反感。

  本来相互制约未必是坏事,权利过于集中,是**的最大温chuáng,可有个度,这种重复的架叠已经超过了这个度。

  但讨论是中庸,只是就事论事,本身架叠是对的,象yīn阳太极流动一样,架叠原先是鱼点,现在变成了鱼中,渐渐向鱼头发展,yīn已盛,阳渐衰,必须及时效正。

  资历的不足,使郑朗叙述时再次含蓄略过。

  又在天下里说到论武。

  穷兵黜武是儒家历来反对的,可不修武备武,只好做人家的儿皇帝,处处挨打,因此李世民极重文治,以文皇帝自称,可不忘武备。这个武不是让文人率兵,让太监率兵,而要让专门的武将领兵。

  才论述唐朝藩镇割据的起因。

  赵祯依然不赞成,自己的大伯祖同样不是节度使,也没有掌握地方军政大权,只是军功,只是得到诸将士喜欢,所以被黄袍加身。

  他再次犯了意识错误,是当真如此?赵匡胤得到皇位一是当时情况五代十国更递不休,礼法已经崩坏,放在现在试试看?二是赵匡胤本身的军事才能,人格魅力,以及赵普。

  赵普为谋士,军事才能是赵匡胤率五千破南唐名将皇甫晖的十万军队,不但大败南唐十万军队,还奇迹般地的夺下滁州城。前面还有五千破两万,后面还窨两千破南唐最强的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