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四七章 冰情_大明新命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振这次到京师献俘,停留的时间太短暂,有许多相见的人没来得及见一见。

  比如汤若望。

  杨振倒是想见一见,看看他是不是真的有能耐。

  如果他对铸造西式火枪火炮果真有超出杨振及其部下们的真才实学,杨振倒是真想把他弄过来。

  当然了,杨振这一次拜托褚宪章向崇祯皇帝提出这样的请求,并不全是为了想要依靠这个洋鬼子汤若望造出什么线膛枪线膛炮。

  现在,杨振麾下的制铁所和弹药厂,已经合作搞出了大口径臼炮,来搭配开花弹使用。

  虽然这一款被命名为冲天炮的臼炮,射程和精度一般般,无法与佛郎机炮相比,更无法与红夷大炮相比,但是这款臼炮使用的开花弹却威力不俗。

  就此而言,杨振及其麾下炮队,在火炮使用上面,其实已经走在这个时代的前面了。

  虽然只是领先了一点点,但是目前也够了。

  眼下他迫在眉睫需要做的,主要是增加数量和扩大规模的问题。

  此外,杨振军中火枪的问题,与火炮的问题大同小异。

  影响杨振所部火枪装备及其威力的三大因素,即火药、枪管、燧发机的制造,已经没有什么技术障碍了。

  而且有了威力更大的颗粒化的黑火药,有了相当数量的鲁密铳以后,杨振所部兵马使用的火枪其射程和精度,已经比一般火绳枪强多了。

  即使燧发枪机的大批量制造,还有自制锻钢枪管的大批量产出,限于人力物力财力,他们一时还做不到,但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接下来,杨振面对的,同样是一个如何寻找更多的资源,尽快增加其数量和扩大其规模的问题了。

  而且,这些问题,在杨振率部移驻到辽东半岛南端,有了一个稳固的根据地以后,很快就将得到逐步的解决。

  所以,杨振对线膛枪的需求,也并不是那么迫切。

  杨振之所以想把汤若望搞到自己的军中来,是想利用这个洋鬼子在耶稣会的人脉,帮自己联络一些其他方面的事务。

  当然了,最主要的一点是,不能让这个洋鬼子在崇祯十七年的时候落到李自成那拨人的手里,或者是落到满鞑子的手里。

  那么除了汤若望,杨振在京师期间其实也想见见孙传庭,但是孙传庭当时关押在京师大牢里面,他没有找到机会见面。

  他原想等着崇祯皇帝对自己以及自己部将们的封赏完事了之后,起码等圣旨发出来了之后,借着陛辞的机会帮素未谋面的孙传庭说说情的。

  但是,崇祯皇帝没有见他,让他的这个盘算落空了。

  而他之所以在崇祯皇帝封赏他以前,封赏他的部将们的旨意出来之前,不敢在那两次召见的时候提这个茬儿,是因为他担心触怒崇祯皇帝。

  当时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一旦因为孙传庭的问题触怒了崇祯皇帝,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