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05章 四两拨千斤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一下,果然可以拿麻绳的纺锤就纺出纱来。

  所以夏天的时候我写信请教了阿亮,自己也跟着琢磨,想看看能不能把缫丝水车用来纺纱——难度有一点儿,缫丝是‘抽’的,纺纱是来回搓的,不过做这一行两三年了,妾一个女子也琢磨出些门道,知道只要能转化为机器的圆周转动,就肯定能用上水车之利。

  所以这批纺机,是今年秋天刚刚投入的,造得还不多。纺纱跟缫丝差不多快,蜀地潮湿,能种白叠子花的地方也不多,产量也不高,已经够用了。就这,妾还是从巴西干燥之地、国中郎组织的屯田区,找有种棉的屯户收购,数百里用船运来的。”

  李素听了,也看到了眼前的景象,第一反应还是挺肃然起敬的。

  一个女子,都能根据弟弟的指点,在前人发明的水力缫丝车的基础上,改良出纺纱机,尽管眼前这个机器还非常落后,只能算是一个粗暴的雏形,也没有充分挖掘纺纱的效率,那也至少是一个进步了。

  这个世界以后应该就没有什么“珍妮纺纱机”了,而是“诸葛芷纺纱机”。

  或许女人本身对于纺织裁缝有天赋,原本历史上改良棉布织机的黄道婆不也是女人么。

  而诸葛芷目前所做,对于织棉布环节倒是没什么改良,她只是改良纺棉纱这个生产环节。

  不过织布的时候只要直接沿用诸葛亮的弩梭织锦机的设计优势,把织出来的布的宽幅也加到五尺,哪怕别的技术不作改良,依然可以比其他诸侯治下百姓的生产效率高两三倍,不再改良也暂时够用了(按单位面积成品所需的生产时间来算)。

  李素看着这水力纺车出神,心中想着改良意见。

  他不是很懂技术,但毕竟有生活常识,哪怕仅凭后世从那些晒各行各业工艺的抖音小视频里吸取的常识,他也能判断出一个东西的好坏。

  诸葛芷看他不说话,怕氛围尴尬,主动请他评价:“使君觉得如何?若是推广,当得起‘专利’么?”

  李素回过神,点评道:“若是真能推广,自然是该给专利,不过,若是还需要其他人与你合作、改善,自当与其他有贡献的人共享。我们要奖励每一个对富民强国有贡献的技术人员,你做出来的东西好,自然该奖励,在你的基础上再进步,也要奖励。”

  诸葛芷莞尔一笑:“莫非使君一眼就能看出还要如何改良?”

  李素:“多的不说,纺机只带跟缫丝机一样多的线头,那肯定是极大的浪费。缫丝车的作业动作是‘抽’,要带动一个较大的缫丝轮,用力也多。纺车的作业动作‘搓绕’,只要带动一个直径小得多的纺锤,用力很小。

  我就算看一眼,也知道你现在浪费水力极大,如果好好优化,带五倍甚至十倍于缫丝车的纺锤纱锭,也是轻易可以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