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三章张瑞的著书设想_汉末之并州匪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推进工业区事宜,但这背后都是陛下的意志。

  一直以来,当朝天子都对孔子提出的天下大同不甚赞同,连年号都取自《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而非孔子《礼运大同篇》的天下大同。

  所以陛下心目中的完美社会并非“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农耕国度。

  而是一个工业高度发达,城市经济繁荣的奇特社会。

  谷/span工业区便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孟朝独特产物。

  如今矛盾激化,所有公卿都在反思,自己一直以来是否心存谄媚。

  仅因为皇帝的意愿,便将社稷天下带向一个未知的方向。

  “陛下到,诸卿拜迎!”强硬自信的禁军喝唱声打断了所有人的幻想。

  紧接着当朝强势而威严的皇帝带着一阵冷风走进屋内。

  所有公卿大臣纷纷收拢了心神,整齐的躬身行礼,说道:“臣等拜见陛下,恭问陛下圣安。”

  张瑞大步走到自己的座椅前,正襟危坐,然后看向众人,说道:“免礼,且入座。首辅,还有哪几位大臣未到?”

  审配立即正身回道:“禀陛下,兵部中郎王凌巡视长安南大营在外,尚未来得及返回。督察院左都御史傅巽检查永安仓城,亦未返回。”

  “暂不管他们,开始廷议吧。朕今日不想多说无用之事,只想听取卿等谏言,如何将范阳工业区之事压下去。”张瑞强硬开口。

  关于理想社会的详情,大同社会与工业社会的争执,张瑞最近已经听锦衣卫汇报过太多次了。

  这让张瑞不由的反思,自己是不是也应该著书立传,将工业社会的未来与大机器生产的思想推广出去。

  但想到要与尼采、康登、马哲一样写出一系列影响世界的恢宏巨著,哪怕是抄袭,照搬,张瑞一时间也感觉这是老虎吃天,不知该从哪里下口。

  所以张瑞只能压下所有人的分歧,先把眼前这道难关一同度过去再议将来。

  廷议一开始,内阁辅臣裴潜抢在铁血首辅审配之前开口,说道:“陛下,无论如何不能处罚这名工坊主。一旦朝廷对其予以处罚,就证明朝廷承认工业区的设立,是一项错误决策。”

  而若是承认了这一点,就等于证实了朝堂上皇帝是昏聩之君,公卿是谄媚之臣,整个国家腐朽黑暗,无宏远之策,无治国之能。

  这会导致刚刚安定下来的天下,再次暗潮涌动。

  更关键的是,这项政策是皇帝一直强力推动的,到时候岂不是打皇帝的脸?

  张瑞能理解裴潜的用心,问道:“那该如何处置此事?”

  审配端坐在坐塌上,挺胸阔背,气势强硬,说道:“不与处置,无视清流等跳梁小丑。”

  工业区能够富国强兵,是审配乐见其成的,所以审配坚定支持工业区的推进。

  但不予处置,或许朝廷能够稳住气度,但无论结局如何,民间都会有物议与芥蒂。

  这与愚民政策无异,把天下百姓都当作不明情理的愚夫,将会导致朝廷在宣传舆论阵线上更加被动,失信于百姓。

  工部中郎裴辑开口说道:“终究是要考虑民情舆论。臣有一议,与其坐视民间沸腾。不如将百姓关注点引到他处。”

  “嗯,朕以为可行。只是当为之奈何?”

  “能压过此事的,必然是另一件关乎天下百姓的大事。为配合黄金券推行,工部有份宏大规划,于天下广修水利设施。用这份遍及全国的方案,吸引百姓目光。”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