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十八章 三人行_重回八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月二十号一大早,包巳三人组各自带着个小背包,从学校门口坐车,向南走,直到大岭街上,步行了两公里,来到淮河边上。包巳的背包不敢放在肩头,里面也没有什么东西,除了两千块钱钞票,就是白纸和笔,两件换洗衣服也装在刘老师背包里。就那么晃晃悠悠的拎在手里。

  包巳给两个人说掌故,这个江湾当年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经过的渡口,那时我那庄子上就住着许多队伍,搭建浮桥的木檩门板,由当地政府带人,在你家门板上划道记号,你就赶紧找人送到河边吧!有个团长住在铜钟街上,看到树上几只麻雀叽叽喳喳乱叫,掏枪就一下子,想显摆一下枪法,结果,打在房檐瓦上,碎片扎瞎了眼睛,后来还成了将军。

  刘旭容说:别瞎说!

  包巳说:还别不信!你到街上,十字街南边问问上年纪人,姓甚名谁都很详细。

  过河坐的一条小木船,每人一毛钱,河滩有一二里地,丁香就觉得很新鲜,兴奋地在沙地上蹦来蹦去。

  包巳看着漫漫沙滩,感慨地说:总有一天,这条沙河里的砂子会被拉完的。

  刘旭容首先表示不相信,这上下几百公里的河滩,全是砂子,得多少车来装啊!包巳知道,后世里,非法采砂破坏自然河道,河砂管理局屡禁不止,这条河的砂子真的被挖完了,陪葬的,还有沿途公路上无数起车祸死亡的无辜路人。

  河对岸就属于信阳地区了,那边的河岸管理就好些,沿着河堤,是大片的树林。树林里,经常守候着一些客运车辆,到三十里外的县城,四五毛钱,到更远的信阳火车站,也就是一块一二。

  包巳要到县城南关,那里经过潢川通往信阳的班车更多一些,三个人一块五毛钱,九点半就到了县城南关大转盘那里。大转盘就是街心路口设置个街心花圃,车辆转半圈才直行的地方。包巳在这里招手,过路车就站下来,每人七毛钱直达火车站。

  三人在家都是说好的,出门在外同行,无论吃住车费一律是包巳付款,刘老师也不行,容易被敲榔头。包巳这样的小平头,像个很懒理发的青皮混混,到哪都没人敢惹。

  下午三点半有趟k9特快,直达广州,包巳买好票,也不出来吃饭,就在火车站小卖部买几个面包几袋麻花,就那么对付。丁香带来个水壶,火车站却没有开水,服务台那边的锅炉总是烧不开。售货员那里有开水,一毛钱一茶瓶。包巳买了一瓶,拎着进了候车室。老旧的候车室是脏乱差的典型地方,地面

  污迹斑斑,墙壁黑乎乎的,上方天花板原本是雪白的,冬天给旅客取暖,里面放置一排煤火炉子,一氧化碳就把石灰给反应了,变成一种很典雅的羊皮卷颜色。

  三个人依旧是上车补卧铺票,这次三人离得不太远,相隔两个舱位,依旧是丁香和包巳在一个睡舱里。二十多个小时的旅途中,包巳不愿浪费时间,坚持写了一万多字,把小说的前三章写了下来。丁香和刘旭容各自戴着个耳机,心中熟悉默练自己的曲子。

  稿子还是丁香先看,然后给刘老师看,修改几个笔误之处,就装进丁香的小背包里。

  中午十一点左右,列车员播报说终点站到了,包巳收拾一下,就跟着出站。出站口外面墙边,一个中年妇女举着个牌子,牌子上写着包刘丁三个字。

  ()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