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 回家的路_重回八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老罗看了眼包巳,起身就洗把脸,擦擦手,立马精神上来了。

  理什么头?

  小平头,凉快!

  小平头好啊!老罗手脚麻利,几十年的功夫了,手上有着全套的章程,这边围上围巾,那边就把推子摸到手里了,几乎不用梳子,手捏式的推子就开始剪发。一边还说:现在的小青年,一个比一个头发留得长,流里流气的,哪有小平头精神?

  集体体制下的供销社,原来属于人民公社直接领导,人员都在乡统筹范围,能拿一份很体面的工资,比公社社员强多了。下面部门齐全,收购站,食品厂,综合厂,房管所,供销社百货、农机、化肥柴油、五金机械门市部,饭店,书店,大大小小几十个部门。光是食品厂就分为米面油加工厂、糕点糖果厂、冷饮冰棒厂、屠宰厂、肉联门市部等等,全乡三万多人,部门倒是很齐全。

  罗师傅也属于供销社职工,这间店铺当年很风光,他是领导。乡下理发手艺高的四五个人,都被抽调到乡理发店上班。现在正在进行机构改革,要精简人员。理发店里不用精简,一些住在乡下的理发师就不干了。在乡下,只要勤快些,包二十三十个村子,每天跑一个庄子,给全村老少爷们理一遍发,一个头就是二十斤麦子或者大米,到年底,几十个村子自己都把份子给送到家里,那一次性就收获几十袋子粮食,可比在街上门店里守着强多了。

  罗师傅家在街上,他又太胖,走不动远路,只好守在门店里,继续发扬他的师传真功夫。

  包巳听着罗大爷啰嗦,就伸头到脸盆上,冲洗下头发茬子,老罗大爷还拿出刀子,给清边一遍,还掏了耳朵眼,这在后世的理发店,可是加价也少有的待遇。

  抖落一下围巾,这就完成了。包巳拿出两毛钱递过去,就要走,老罗大爷说:找你一毛!

  包巳诧异了,记忆中应该是两毛啊!

  罗大爷说:长发都是两毛,平头都是一毛五,今天人少,小青年理平头的不多,就收你一毛钱!

  对着镜子擦了下头发,包巳呲牙一笑,浓密的黑发推掉了,露出青白的头皮和白皙的鬓角额头,自我感觉清爽多了。

  对老罗说:谢谢罗大爷!我走了!

  看小伙一溜烟跑了,老罗摇摇头:这小子怪有礼貌的,是谁家孩子?不记得了!

  包巳返回丁香家,见丁老爹依旧躺在竹椅上,就喊声:老爹,我回家一趟,裤子破了。

  丁老爹睁眼看了眼包巳新理的头发,再次躺下歇着。

  丁家的过道里,是个杂乱的工作室,电焊机钻机胡乱摆在地上,一个宽大的工作台上,什么是乱七八糟的零部件,墙角还有个简易机床。包巳捡起一截铁丝,胡乱把破裤子穿扎几针。推出车子,说声:老爹再见!跨上车梁就走了。

  沿着街道向东,顿觉街道宽敞无比。和后来不同的是,两侧逼仄的排房不见了,大路两边还有排水沟,间杂着菜地和少量建筑物。南北街道两侧是民居,东西街两侧都是单位多些。村部、供销社收购站、食品大院、邮局、房管所等等,那道寨河堤埂上,还有一座无线电信塔,只是三米高的三角木架子上竖着个简易天线,应该是电报信号发射天线。

  出了寨河,只有一座建筑物院子,属于供销社建筑队房屋管理所。门前路两边是逢集时的农贸市场,粮食交易场所,现在不是卖粮季节,根本没人,臭水沟里,蚊蝇横行。

  再向前走,有个十字路口,这里也是班车站点,除了一个茶水棚子,连个站牌标示也没有人写。南北大路两侧,白杨树站在阳光里,也是无精打采。

  出了街口,一路向南,石渣路面不太平整,这辆俗称大链盒的新凤凰车子也颠簸得哗啦哗啦直响。经过本村大队部时,包巳慢了下来,现在这里只是单一的村部驻地,附近没有一家民宅住户,显得很寂寞。天气还热,路上没有遇到什么人,包巳快蹬一阵,就到了村口下路了。

  村里的土路布满草根被踩得很平坦,比公路更好些。远处庄子边上有人出来巡坡,立秋过后,地里不需要除草了,人们到坡里转一转,就是看着放牛孩别糟害庄稼。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