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八百二十九章 收官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仍亏空了三千万。比预计的稍稍好一点,原来打算能亏到近四千万。但就是三千万,也是一个巨大的黑洞。十年下来又是三亿,那么国家如何了得?

  前面报纸详细地将国家各项出纳刊出,后面天下百姓议论纷纷。

  透明化会带来很多好处的,能找出问题关健所在,能表决朝廷治理的决心,能做前后比较。还有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据,国家到如今这种地步,治还是不治?

  是得罪了各位,也是逼得无奈,谁想得罪你们?

  年关时候,郑朗又宣布了第一批契股名单。

  依然是以前的制度,类似后世的股东大会制度,但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名为一百股,实际为一万股,一百万股。一百股指大股,私人占五成,派出五十名终极代表,与朝廷官员协商,若朝廷官员想吞并私人的利益,或者做出其他不好的事,私人代表否决,就没有效果。若私人想侵吞国家的利益,或者错误的决定,朝廷仅一名官员,但否决后同样不得通过。形成一种匀势,若有分岐时只能互相协商妥协。

  未必尽善尽美,但有可能是眼下最完善的经营方式。

  再往下细划分,每一百小股通过股额,选出一名代表,主持分红,或者一百名小代表选出最终的一名终极代表,或者决定投资比例,与相关的工匠派出,以及其他事务。

  但象银行监这些大的投资,往往就是一个小股,也需几户中小户凑足了资金,才能获得一个小股。当然,他们几乎没有话语权的,只能坐等着各项分红。

  郑朗此次名单乃是十个大股,一千个中股,十万个小股,也没有十万户,仅是一万几千户上榜。有的拥有一股,有的拥有几十股几百股。为什么如此,后面清楚地写着分配的原因,因各自贡献不同也。

  实际中间猫腻很多。

  存在猫腻是谓必然,不象以前,谁出了多少钱帛就是谁得所,不出钱什么也没有。

  还有十五万小股,明年端午节时公布。原因还是很简单,配合下面京官盘查,主动交出隐田逃税的,或者平时有善行的。至于另外一半股契如何分配,说得很含糊,留作以后分配,未说分配的具体时间。这是终极杀器,会有很多作用的。

  端午公布的还有另一监,那一监规模稍小,会立即将所有契股分配完毕。是什么样的监,郑朗也未说。

  但说了钢监的前景,说只有国家顺利过渡,不用一百年,它所产生的利润能几乎与现在的平安监相当。现在肯定不行,若达到现在平安监的获利,最少宋朝年产五十万吨钢铁,几乎是现在的六倍多。

  未来想实现并不难,各项技术不能与后世现代化相比,最少能达到明末时的技术,并且在投入大量资金研发,更先进的科学理念指导下,技术仍在呈现出飞跃姓的进步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