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八百十七章 雍齿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广荆湖南路开发,河工,以及南方数次战役。

  也就是里外结合,一年亏空了一亿有余,可想财政与吏政败坏到什么地步。

  新皇帝登基,奋发向上,颇有作为,自己若进入中书向以前那样调节,数年后情况会好一点儿。

  然而自己不可能一辈子呆在中书,与体制不合。况且自己也渐渐到了老年,又能执政多少年,十年,或是二十年?一旦到了奔七年龄,就算还能活着,身体每况愈下,还能不能再象现在这样精力旺盛,处理大量政务?那么一旦以后有什么万一,又会出现眼下的危机,国家凶矣。

  因此有后一条,正好自己是黄金年龄,至少能保持十年,对国家一些弊端进行处理,将这些弊端去除。

  这是一个很漫长的时间,至少要十年才得其功。

  改革的目标是使所有人过上幸福的生活,富者益富,贫者也能安居乐业。

  但在最初呢?

  上古大贤子产治郑,开始时民皆怨之,三年后才出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情况。宋朝更大,人口多,情况更复杂。改革之初,必然会伤害到许多人的利益。

  若联手反对,自己必然下位,改革也随之半途而废。自己非有功,反会成为歼臣,遗臭千古。若全力支持,熬过几年,改革出现成效,那么大家会一起受益。

  不但大家受益,一个更强大的国家便会出现。子子孙孙便能安居乐业,而非因兴亡之事,子孙荡尽。若是王安石,还没有权利说出这句话。郑朗却是可以说的。

  敛财之能,无人能及。

  并且郑朗一直做得很公正,尽管伤害到部分豪强,但却带着更多豪强走向更富裕的道路。

  以前的经历是一段宝贵的经历。

  因为心中有这个犹豫,自己一直不出。我不知道如何选择,请各位明示。

  文章很短,直接抛上京畿晚报,让大家回答。

  赵顼看到报纸,喃喃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郑朗讲利益,他听了不少。只是跟随郑朗后面学习的时间还是短了,若是学上三四年,就不会出现现在的孟浪,以及焦躁不安情绪。但终是学了一些,这一文出,立即明白了郑朗良苦用心。

  但民间不同。

  有的人已经听到国家财政的败坏。更多的人没有想到财政败坏到如此地步,一篇文出,引起轰动。马上就有了效果。

  财政如此,不仅是韩琦与欧阳修的错,也有赵曙的错。无节制的调用,军费,加上灾害,以及政令不畅所带来的严重浪费。今年西北不打仗了,在赵顼带领下,钱帛也没有胡乱用了。两府自发地做了一些调节,危机比去年要好,可严重的三冗仍然存在,国家仍在亏空。亏空了,就要想办法挪用或者借债。

  关健郑朗隐晦地说了一句,借债不怕,朝廷会偿还的,但这些债务有没有得到朝廷的正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