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八百十三章 捅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列政斧,动系国体,不幸枉遭诬陷,惟赖朝廷推究虚实,使罪有所归。”

  书上,不服,赵顼沉默。

  打铁要乘热,欧阳修连上三封书奏。

  还有一个爱害者,吴充,丑闻的中心一个是欧阳修,一个是他的女儿。欧阳修倒也罢了,事关他的女儿能不急吗,于是上章乞朝廷力与辨正虚实,明示天下,使门户不枉受污辱。

  大家依然沉默一片。

  主要弄不清赵顼的心态。

  赵顼也弄不清大家的心态,毕竟欧阳修与韩琦几乎为一体,还有一个文彦博做智者,坐于西府做深思状,被迫之下,做了进一步退让,在中书奏折上批下一行字:凡朝廷小有阙失,故许博议闻奏。岂有致人大恶,便以风闻为托?宜令思永等不得妄引浮说,具传达人姓名并所闻因依,明据以闻。

  中书拿到这行字,心满意足,对彭思永更加逼迫。

  彭思永无奈,只好违心地说道:“臣待罪宪府,凡有所闻,合与僚属商议,故对之奇说风闻之由,然暧昧无实,曾戒之奇勿言,无所逃罪。”

  蒋之奇同样失望万分,奏道:“此事臣止得于思永,遂于上闻,如以臣不当用风闻言大臣事,臣甘与思永同议。”

  那更好,你这小子比彭思永更可恨,一道罢去吧。韩琦将事情经过禀明,说道:“此案明了,乃二臣诬蔑欧阳修也,请陛下定夺。”

  赵顼只好手书赐欧阳修:“数曰来以言者污卿以大恶,朕晓夕在怀,未尝舒释。故数批出,诘其所从来,讫无以报。前曰见卿文字,力要辨明,遂自引过。今曰已令降黜,仍榜朝堂,使中外知其虚妄。事理既明,人疑亦释,卿宜起视事如初,无恤前言。”

  将彭思永贬知黄州,蒋之奇贬监道州酒税。道州懂的,五岭的北边,生蛮占了一半。

  几天后赵顼又后悔,对吴奎说道:“蒋之奇敢言,而所言暧昧,既罪其妄,欲赏其敢。”

  吴奎与包拯他们是同一辈大臣,对于韩琦郑朗他们来说,属于晚一辈,不过相对于朝堂上更多的后起之秀,仍然是三朝老臣。说了五个字:“赏罚难并行。”

  赏罚可以并行,但整件事真相的背后,不是有没有扒灰,而是扒灰之外。

  罚,就是代表着维护中书,赏,便是代表着要对中书下手。连一个真假难辨的扒灰案都敢赏了,可想而知,先河一开,天下弹劾的奏折会有多少??

  赵顼沉默不言。

  赵顼与大臣们继续玩着猜猫猫游戏,韩维试探地上三事,一从权听政是不得已者,惟大事急务时赐裁决,余当阔略;二执政皆两朝顾命大臣,宜推诚加礼,每事谘询,以尽其心;三百执事各有其职,惟当责任,使尽其材,若王者代有司行事,最为失体。其末又说:天下大事不可猝为,人君施设,自有先後,惟加意谨重。并注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