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七百八十五章 小重山(三)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革时的好战友,相信韩琦。

  韩琦道:“此非朝廷盛典。”

  不能骂人的,大家皆是有学问的人,富弼一听脸胀红了,这个你还用问,难道你还在留恋权位。富弼作为虽不及郑朗,但一生还是很爱护自己羽毛的,因此不要说五诏,就是十诏富弼也不会被朝廷夺情。

  赵祯询问韩琦,韩琦十分不满地答道:“陛下,臣当时仅是随便说一句,彦国怎能多想呢?”

  不是俺的错,乃是富弼鸡肠小肚。这笔烂账无法算清,赵祯只好沉默。

  现在又来了,郑朗刚刚上书要求建书院,这个夺情能成功么?况且就是夺情也要等百曰后,才两个月,夺什么情,是夺情,还是骂人?

  王安石回去了。王安石母亲也去世了,不得不回家请丧,韩琦大笔一挥,立即批准。说老实话,他到今天仍然小看了王安石与司马光,最担心的还是郑朗,至于其他人,包括富弼在内,都未放在他眼内。

  王安石在京城没有事,不在京城也无所谓。

  临行前,王安石将司马光喊来道:“君实,朝堂如此污浊,为何还想留在朝堂。”

  司马光道:“越是这样,我越是要留在朝堂,郑公早迟要回来的。”

  王安石想了想,说道:“晦叔与谨道(严荣的字)那边是何想法?”

  还有二人,二范,不过都在地方上,没有在京城。司马光道:“晦叔你也知道的,他平时木讷少言,谨道那边仅是想替郑公将银行守好。郑公再三吩咐,银行还没有完善,这时候不能出任何差池,并且河工欠下巨款,全部由银行政偿还,谨道看到国家财政渐渐出现不好迹象,很是担心。刻意写了信给郑公,郑公给了一条锦囊,至于是什么,我也不大清楚。为了守好银行监,他是不会参与到朝政当中来。”

  “那也好,你在京城也要保重。”

  “放心,我会见机行事。”

  两人皆知道宋朝会出现重大的变化,说完,忧心仲仲地迅速离开。

  郑朗是没有看到这一幕,若看到了,会想,只要这两人友谊长存,宋朝什么危机也不会称为危机。当然,他们自己不知道郑朗居然是这个想法,离开后,王安石迅速离开京城。

  许多人夹道相送,这也是郑朗暗中保护的结果,实际郑朗稍做推手,二人也许更早能上位。郑朗没有,赵祯为了保护郑朗,也没有让二人过早上位。因此与郑朗联系看似没有那么紧密。

  顺便让大小苏得以解脱,王安石那个儿子让他们头痛了。

  这更是郑朗愿意看到的,不是大小苏,而是老苏,史上看到王安石回去请丧,许多官员相送,交口称赞,老苏不服气地写下一篇《辨歼论》,以山巨源预见王衍、郭子仪预见卢杞为例证,类比王安石“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的行为”不近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