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七百八十三章 小重山(一)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活累死,这二者不可摸拟。关健就是用人,没有用好大臣就是失职。

  因此赵顼不算是一个明君,只能说他用心不错,好心办了坏事情,中资之君。

  但不可忽视他的小聪明与有作为。

  其实说到底,赵曙死得早,没有及时给赵顼很好的教育,高滔滔放权又早,造成许多恶劣结果。真实的赵顼天资是有的,现在郑朗所做的,就是将赵顼为块短板在进行弥补。

  自赵曙正式为皇子之后,郑朗对他的教育进一步加深,隐隐地说了一些政治斗争方面的知识。

  赵顼吃透多少,不知,但简单的是能知道的。欧阳修这个气势汹汹而来,干嘛啊?郑相公抛弃己见,让你吃这一块大蛋糕还不满足?郑朗未来得及说话,赵顼抢先答道:“欧阳公,我是奉陛下诏命前来郓州,跟郑公学习。你让我离开郑公,返回京城,可有诏命?”

  欧阳修那有什么诏命?

  郑朗抢了过来,将赵顼挡在身后,说道:“永叔,这样吧,我会从水路南下梁山泺,再从五丈河(广济河,西济水)到京城,再顺汴水西上郑州。逆水行舟,比较慢,你写一份奏折,请朝廷下明诏,将皇孙与公主殿下召回京城,正好时间来得及。”

  欧阳修也是自这条水路到郓州城的,不过他来的时候是顺水顺舟,比较快,郑朗回去速度就会很慢。欧阳修想了想,这样也好。

  一行人,人数不少,有蕃骑,还有赵念奴与赵顼带来的侍卫太监,租了数艘船,这才在人群夹送下,陆续登上船。

  上船后,赵顼说道:“郑公,为什么要牵就他。”

  “莫要急,待会儿我与你说原因。”郑朗说着开始写奏折,主动禀明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我乃回郑州请丧,让皇孙跟随我去郑州不合。其实估计朝堂中也有人反应过来。

  开始吵郑朗合不合适丢下河工不顾,回郑州请丧,一起吵糊涂了。自己动身回去,不要欧阳修,会有很多大臣进谏弹劾,未必全部不安好心,是有违礼度了。

  继续写下去,因此自己乘船西上,到京城时,不用等朝廷明诏,自己会将皇孙与公主殿下送上岸。另外就是自己回家请丧,无官职在身,又身在中原腹地,没有公差在身,自己只带二十名蕃骑回去,其余蕃骑送回京城,让他们到边境建功立业,这才是蕃骑的真正作用。然后让郑肃率领八十蕃骑上岸,带着奏折,发向京城。

  一下子松掉八十骑人与马,船变得轻多了,速度也快了起来。

  赵顼快要气疯了,这使他想到了唐朝一个人物娄师德,别人朝他脸上吐口水,擦也不擦,为什么要擦呢,那不是表示对人气愤吗?

  他说道:“郑公,我感到很憋闷。”

  郑朗呵一乐,让他睚眦必报,郑朗不屑的,但让他做娄师德,也办不到。

  这中间郑朗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