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七百五十一章 私心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是这个钱帛,分四年进行,足以支撑起黄河工程。

  如果效率雍肿,大肆浪费,这些钱帛也就没有了。若再来个灾害,就是有南方,有银行,国家也休想有积余,更不要说黄河。还有,郑朗一直不明白,赵顼登基那年,国家是怎么一年将两亿多缗钱用掉的。

  这是一个不确定因素。

  抛开这个不确定因素,郑朗内心还是想以治黄河为主,想对付西夏,以后还有机会,他还想等神臂弓,等火炮技术完善。不过看着龙椅上赵祯清瘦的身影,心中又不由地将视线向西方观注。

  赵祯……没几年好活了。

  这是他的私心,不能说出的私心。

  争了大半天,根本就没有一个结果。休要小看了韩琦,他力量小,可强横无比,庞籍应付起来都感到头痛万分,更不要提富弼。

  “散吧,”赵祯看了看天色,吵了大半天,午饭都没有吃,他饿得眼睛发昏,可大臣们越吵越有劲,耳朵里嗡嗡作响,只好宣布散朝。

  走出崇政殿,韩琦与欧阳修同时追上来。

  韩琦是首相,欧阳修先站在边上,韩琦问:“行知,依你看,吐蕃可惧乎?”

  吐蕃沉默了许多年,直到去年才突然发飙,让宋朝君臣意识到它的强大。

  郑朗答道:“要看,去年吐蕃屡屡大捷,一乃是西夏轻敌,二是交战地点多在吐蕃境内,或在兰州境内,兰州乃是六谷部吐蕃人,占据了部分天时地利人和。因此西夏屡战屡败。不可小视,也不用高估。这一切乃是唃厮啰活在人世产生的影响,他一死,三子分家,上下缺少凝聚力,吐蕃再也不会象以前那样强横。”

  “我知道了,欧阳永叔,你说吧。”

  “行知,若治黄河,是走北流,还是走东流?”

  “必须走东流?”

  “为何?”

  “倚据地势,河北地平,水往低处流,它喜走北流。不过我在河北到处察看过,黄河虽喜走北流,若没有太行山诸水而来,倒也罢了。因为太行山有数条河流而下。黄河加宽加深,水小时水势平坦,河沙沉淀得快,黄河迟早会成为一条超长的大悬河,花这么多钱下去,治出一条危险万分的悬河,行吗?况且治河主要就是束水冲沙,要求河道不能太阔。若将河水约束起来,水大时,太行山诸水水势浩大,水不得泄,又会出现危险。走北流是倚据了水姓,可无法治理。必须强行将它束于东流。”

  “然东流地势高。”

  “故我提议挖一条运河,从下流将诸水挑起来,能泄能蓄,水大时能利用运河,通过下游诸水迅速将河水排向大海。水势小的时候,关上陡门,让黄河束水将河沙向大海冲刷,减少悬河的危害。不然象以前种种治法,除了浪费国家钱帛,一点意义也没有。”

  “我怕劳民哪,”富弼冷不丁地在后面说道。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