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七百三十二章 摊上事了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城的东面,自商胡埽东北修纳的一条蓄水新河道。

  因为用来蓄水,上游与黄河相通,下游却塞死了,不入海。若成功,不仅蓄水,还能用来灌溉。因此此议得到富弼与文彦博的通过。于其说是河,不如说它是一个水库,河型水库。

  郑朗看得很仔细,不仅看六塔河,还要看小吴埽,商胡埽以及其他数条黄河岔流。

  看后心情沉重。

  钱多惹得祸,比自己想像的要严重得多,修的规模太大了,长度与史上差不多,就着当地的地形,想长也无法长了,可是宽度与深度远远超出史上的规模。

  郑朗写了第三篇奏折,再次请辞,但让文彦博与富弼,将贾昌朝召到京龘城议事,议六塔河。

  两人顺着黄河西返。

  在舟上时恒问道:“郑相公,那个高炉只能冶铁,不能炼钢?”

  “高炉冶铁转炉炼钢……”郑朗耐心地讲解了铁与钢化学分子不同之处,又说了高炉与转炉的原理。又说道:“这是一种理论,想成为实际,必须要更大龘规模的试验,研发成本更高,许多技术难题要一一克服。现在懂格学,学格物的人不多,没有助手,你一人无法研究成功的。关健还是火炮,这样吧,你先将黄火囘药放下,雷贡研发也放下,专攻火炮。火炮成功,让更多的人看重格物学,学习格物学,你的助手就会多起来。另外,向朝廷也便于讨要研究资金。”

  饭得一口一口地吃。

  一来一去,huā了二十多天,郑朗不仅是看黄河,也与时恒讲解了许多理论知识。仅是理论方面的,化为实践还要很长时间,但必须将这种理论完善,让时恒知道其中所有原理,有方向的研发,便能将这几百年的差距缩小起来。

  到了京龘城,贾昌朝耍大牌,他拿郑朗没办法,可是富弼与文彦博在他面前,只能算是两个小毛孩子。

  郑朗也不急,反正修也修好了,现在要做的就是赡后,不能出人命。

  于是在家中做了准备。

  数天后贾昌朝才姗姗来迟。

  若不是因为郑朗,有可能他还不回京龘城。现在回京龘城做什么?是见赵祯还是见文富二人行下属之礼?

  郑朗发出请柬,遍请两府大臣,以及两制官员与言臣,还有贾昌朝来自己家中做客,谈六塔河。

  不知道他要做什么,所有相关的大臣:起到来。

  别的不说,在水利上郑朗乃是宋朝的一哥。

  事情传到后宫,赵祯听闻后,抱病亲自来到郑家。

  非是小事,黄河一出事皆是大龘麻烦,况且六塔河也huā了朝廷许多钱。这些钱用在荆湖南路,今年荆湖南路开发资金全部能解决,用在民生上,可以宽解一半的两税,百姓生活能得以改善。不过仅是一种理论,郑朗再三的削减禁兵,如今宋朝一年军费仍然接近六千万缗钱,官员一年薪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