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七百十二章 亲事(三)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侍她,心中郁闷,对酌喝了一小杯苦酒而已。回到宫中,父亲不理解。这又不算,司马光等大臣纷纷上书,附和婆婆对自己发起人身诬蔑攻击。换谁,谁都受不了。

  其实是一个很理智孝顺的乖女孩。

  看看这次婚姻的反应,她虽不喜,仍然屈从父亲的意旨,嫁给了李玮。当然,不让李玮同床又是另外一回事。

  婆婆居然不顾礼法,公然搬进驸马府让她更不喜了,结果不喜的仍然未结束。李玮母亲大摆婆婆架子,态度倨傲,说话粗鄙又不礼貌。听了一会儿,赵念奴一转身进闺房了。

  李氏大怒,喝道:“她是什么意思?”

  李玮有苦难言,答道:“娘娘,她刚从皇宫回来,身体不舒服。”

  “不舒服就不知道孝敬双亲哪!”

  李氏声音很大,赵念奴在房间里都听到这句,气得一蒙头,倒在床上睡觉。

  矛盾越来越激化。

  其实也不能怪李玮,李玮一些表现让赵念奴不满,可若没有李母搬进驸马府,在中间捣乱,曰久未必不能生情,那么悲剧同样不会发生。这一点连郑朗都未想到。若想到,化解起来却是很简单的。

  现在问题出来,若郑朗在京城,也能听闻也能化解,可郑朗不在京城,崔娴不想干涉外戚的事,于是矛盾继续激化,而且比史上激化更厉害。

  也因为发生许多大事,赵祯同样未注意女儿的事。

  首先便是辽兴宗驾崩。

  郑朗的学生耶律洪基登基,萧耨斤作为太太后,长子死后,重新拢得一些权利。儿子死,她虽不大笑庆祝,也无哀容。皇后悲泣,她说了一句:“你岁数还年青,为何悲痛。”

  对长子憎恨如此。

  当然长子的一些政策也一一推翻,包括对西夏的态度。两国恶战,先是将北阻卜之乱镇压,辽兴宗养精蓄锐,准备一举将西夏拿下。结果他一死,萧耨斤将他这个计划推翻了,同意西夏投降议和。

  这个妈妈,不对,已变成了奶奶,马上还要做下一件更疯狂的事。

  终于使西夏人长松了一口气。

  而且和得也有脸面,一度将北阻卜收归西夏,契丹无可奈何,这个台阶下得太长脸了。

  但受郑朗影响,耶律洪基对宋朝更抱有好感。

  以后郑朗与这个学生还继续发生很多故事……宋朝也发生一件大事。

  六塔河终于出现,并且因为经济宽裕,提前了好几个月。

  开始朝廷采纳郑朗之策,决河疏水,淤田改善地力。颇有成效,其实自从江东圩,黄河淤田,农田水利法,三白渠,以及两广开发,宋朝土地压力得到释放缓解。

  不过以后人口继续增涨,还是不好说。

  不断地决堤疏水,不但许多荒泽与盐碱地变成良田,也缓解了黄河决堤之害。然而一开始颇有成效,后面发展下去,效果越来越差,反而成了弊端。

  无他,这一过好几年,许多地方正式变成良田,一旦成为良田,百姓会不会让官吏决堤泄洪?于成龙往大堤上一倒,决吧,先从我身上决。但在宋朝都不需要。

  只要百姓一起围起来不让决,言臣在朝中虎视眈眈,那一个知州知县敢决?

  没有的决,反过来昔曰大片蓄水的沼泽地带,如今却成为良田,黄河水大之时,河水更紧张。黄河二流入海,水势舒缓,积沙有了更多沉淀的条件,开始时有成效,后来渐渐成效降低,夏汛到来时,洪水再度泛滥成灾。

  在这种情况下,终于六塔河出来了。

  一个颇有争议的六塔河!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