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六百六十九章 春风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管不问,双方产生严重的隔阂。最好大家是一家人。在议论,议论更多的是郑朗以前的事迹,以及循虔道战役一百蕃骑的勇敢。死伤多名兵士,一百蕃骑毫发无损,勇敢的军队。

  听说郑朗进城,街道两边所有百姓涌过来观看,在正中间自觉地留下一条道路,两旁挤得水泄不通。一干循州官吏看到这种情形后满头大汗,然后小心地看着郑朗脸色。

  看到郑朗并没有什么不悦,才略略松了一口气。又于一家酒楼进行“简易”的招待,不算太奢侈,但比平常酒宴要丰盛一点。然后又看着郑朗,人家是首相,家中又有巨大的财产,会不会反感这顿“粗鄙”的酒宴。

  过于估高了郑朗。

  想让郑朗过着小宋那种醉生梦死的生活,郑朗做不来的。若是让郑朗过着范仲淹那种苦行僧的生活,不如杀了他吧。

  就是对下面的官吏,郑朗要求也没有那么严格,只要做得不过份,郑朗向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若做得好,郑朗会立即给予夸奖,给予他们信心与勇气,对于“改邪归正”的官吏,郑朗多半也会既往不咎。这也是他任首相,东西两府高效的原因,下属多乐被他而用。这一点与庆历新政种种做法正好呈现相反的格局。君子党们中有少数人严于律己,也严于律人,大多数是宽于律己,严于律人,不要说欧阳修小宋余靖等人了,连富弼都有这个毛病。自己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却要求下属过着范仲淹那样苦逼的生活,各个官吏会不会民声鼎沸?

  郑朗在中书的习惯,同样带到两广。

  当然他希望看到一两个海瑞那样的官员,敢用青菜豆腐萝卜干招待他,虽这种饭他不喜欢吃,但不介意会对这个胆大的官员重用。可惜郑朗在两广呆了很长时间,一个类似的官员也没有遇到。

  对循州这样的招待,郑朗也满意了。传出去后,也形成一个标准。各州各县都用类似的招待款待郑朗,并且察觉到郑朗最反感的便是清道之类的忧民活动。最后形成一个很普遍的标准,使两广官场风气扭转过来,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

  吃过一顿饭后,郑朗下去转了,看看城中百姓生活情况,商业情况。

  傍晚时分,郑朗准备结束这次巡视,一个妇女抱着孩子突然冲出来,跪在郑朗面前。这就是没有清道的坏处,容易让百姓接近。

  “你……”

  “郑相公,你是一个好官,请放过我家官人吧。”

  “你家官人做了什么,叫什么名字?”

  “我家官人叫蓝峰。”

  “峒人?”

  “非,汉人。”

  郑朗忽然想起来,这次通过那些抓获的犯人,审出许多幕后主谋,但还在继续审,有的人没有直接参与,然在后面出钱出力,也洗脱不了责任。甚至还有少数漳州与汀州的豪强害怕虔州新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