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六百六十章 裴行俭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是两浙耕地的精耕细作,整个北方与西部产量其实很低的。有的低产地区甚至不及一石,还有大量的瘠地,山地,坡地,盐碱地,又要分出一部分粮食酿酒,喂牲口,以及种子,又有一部分地因为收益低下,或者地的主人逃荒而荒芜,一部分地又种桑植麻,还有灾害,将这些意外的因素一起加在里面,一亩地产量有可能仅勉强一石。

  所以郑朗说一亩地收成能达到五石,没有说能养活七八千万百姓,而只说养活三四千万百姓。

  就是这个数字,已经让周沆与田瑜惊讶万分。

  周沆张大嘴巴道:“三四千万人啊?”

  田瑜却想到另一个更严重的问题:“那么北方怎么办?”

  不是问北方,而是问宋朝怎么办。禁军主要呆在京城,也要保持京城的人口密度,若是整个宋朝重心向南偏移,未必是好事,有可能就会引发灾难。

  “北方……北方……我在想办法啊,资忠,季卢,若是我有一策能解决北方粮食问题,但要付出几万人的生命,你们说值不值?”

  “什么办法?”

  “在大洋的彼端有几种作物,适合旱地种植,产量极高,往往一亩地能收成五石,十石,可是相隔几万里,中间甚至没有岛屿做补给,彼端又生活着大量的土著人,不是南海那个大岛(指大洋洲)的土著人,比哪里的土著人更密集,偏偏文明又稍稍先进,对付起来更头痛。地形也远比岭南还要恶劣,大洋风暴又多。想要成收,最少得派出十支船队,每一个船队要保持在数千兵士,才能在抵达时自保。可是我枯算了一下,即便十支船队前往,以现在的船舶技术,以及彼岸的凶险,又必须要找到这些作物的种籽,而不是仅登一个岸就代表着成功,那也未必能有一支船队安全返回来。你说我该不该提出这项提议?”

  “提……”田瑜忽然停了下来。

  到了这层面上,田瑜不傻。

  怎么提?

  五石十石固然动心,可得死这么多兵士,若成功了,还好一点。若十支船队全部失败,即便是郑朗,政治前途也彻底完蛋。

  周沆问道:“真有?”

  “有啊,在杭州南海的海客说过,”郑朗又将他编造的那个故事重新说出来。

  “就是有,我朝不是隋炀帝时代,”田瑜苦笑道。

  郑朗也摇头笑了笑。换那一个时代,听闻这个消息,也会不顾几万兵士的牺牲,前去寻找,但在赵祯朝或者赵顼朝都不行,西伐失败,宋神宗痛哭数天,难过得生了一场大病,请问没有足够的把握,谁敢让几万兵士东下,去那个神秘的彼岸寻找几个作物种籽?

  这是美好的时代,还是有些悲催的时代?

  三人又站在船头说话。

  这一行,郑朗用意也是培养全能战士。

  全能战士乃是郑朗最反对的地方,临行前赵祯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