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六百五十六章 远来客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牛四郎小心地答道:“五六石,高者能有七八石。”

  整整超过十几倍。

  郑朗又拿出一根甘蔗,说道:“若是种甘蔗一年会有多少收入?”

  “三四贯吧。”牛四郎不确切地答道,甘蔗利润虽高,但官府控制得严,而且种植颇费时工,又耗地力,牛家虽种了,从未计算过。

  郑朗怕大家不明白,毕竟太落后了,又说道:“在岭南,大多数地方一头牛仅值两贯钱,也就是一亩甘蔗种得好,能得到一头半牛。”

  岭南也有牛,但多用来吃的,而不是用来耕种的。

  “再比如草棉子,是某从岭南引种过去的,可是中原种植得当,一亩地的产量是岭南五到十倍。例如桂州,与杭州面积差不多,上有灵渠,下有郁水,中有漓江相接,人口却不及杭州的四分之一,地广人稀,土地肥沃,商业环境也好,为何如此贫瘠?”

  “有瘴疠啊。”一个个叫苦不迭。

  “瘴疠稍后再说,再者,这样的一匹布,若是保持这个做工,在京师价值四五贯钱还超过,值两头牛的价钱,若是做工更精美,那将是天价,就出自你们黎蛮诸部,但你们有没有利用好?”郑朗拿起桌案上一卷吉贝布说道。这是黎族特产,黎蛮妇女自小就以织吉贝为生,用当地的绮、綵,或者也用中原的绮布,折取包丝,加木棉挑以单或者幕,因为手工精湛,所织花卉艳丽多姿,成为京城的抢手货,郑朗说四五贯钱一匹还是保守的数字,好的一匹能值十几贯钱,往往以尺论价,而不是以匹或者丈。崔娴还买过几丈做了床单,一丈就要两缗多钱,当然,那是最上等的货色。

  一连串的数字让大家花了眼睛,有的不知礼仪,居然在流哈拉子。

  郑朗说道:“陛下从全国各地调来一千户百姓,让他们教导你们种植技术,教导你们经商,纺织,养殖,现在某只要求你们一件事,划一块地给他们,好好地保护他们安全,能不能做到?”

  既然来的都是规模比较大的峒寨,保护几户汉人的安全,还是没有问题的。

  这不是要求,仍是恩赐,一个个再次拜伏。

  郑朗又用手势压住激奋的群酋,继续说道:“还有,此次朝廷赏赐了一些农具,以及一些生活物资,包括蚊帐之类,稍后我会派人派发到你们手中,自古以来,医巫一家,你们的风俗多喜巫而厌医,我希望你们能改正这个习惯,学院里也会设一科,从中原或者你们当地请来高明的大夫传授医术,给你们的亲人与族人治疗各种疾病。有这个想法的,也可以派人报名参加。再说一次,学院将提供食宿,仅路费由你们自理。”

  连这个都考虑到了,但不知道朝廷得砸多少钱下去,余靖心中不由地摇头。

  郑朗又说道:“然后说瘴气,也有治理的方法,大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