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六百四十五章 平安符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最终会进入岭南。还有一路从大运河出发,沿海路,顺着季风前去钦州登陆。两路共有两万人马,也就是郑朗前期准备的三万多兵马,余下的一万多人暂时不动,那是为平定夔州路与梅山蛮做预备队的。但已是可观的数量,再加上原有的军队,自己在军方的威信。就是赵祯信任,一些文臣仍然会胡思乱想,因此妻子与女儿、养子、母亲一起留在京城,便起这个人质,让这些大臣安心的作用!

  不能公开说,但崔娴点了王翦,几个小妾皆知道这段历史,会意了。

  故只去月儿一个人服侍,崔娴还有一个用意,郑朗久无子女,只有月儿岁数最小,身体健康,看能不能“专心”一人,为郑家留下一个后代,这几乎成了崔娴最大的心病。

  对妻子这些小心眼,郑朗还能说什么?

  郑朗也没有说什么,此行是南方,远不是后世的南方。就象太平州一样,后世去了芜湖,是一个美丽的江城,但自己初出太平州,全部是湖荡子,一到夏天又湿又热又闷,如白居易所写的那样,地势低洼,湿热难度。自己未去两广,估计更恐怖。而且自己这一行,并不会呆在一个地方,要到处看,有可能走遍岭南各个要地。就连月儿也不想带,怕她吃了辛苦。

  至于人质不人质,郑朗考虑得倒不是很多,崔娴担心有道理,不过赵祯应当能罩着自己。只要自己把握好分寸,在南方会吃很多苦头,大臣不会太反对。

  月儿在练习骑马,狄青先行。

  临行前来到郑府,狄青问道:“郑相公,我去南方怎么办?”

  必须要问清楚的,史上狄青成为第一顺位主帅,但现在变成了郑朗。郑朗答道:“军事上你可以见机便宜行事。只要记住一句话,务必迅速将侬智高主力歼灭,余部或者其他蠢蠢欲动的反部等我去了邕州,再行商议。”

  “若是有将领不听我指挥怎么办?”

  狄青这一句问得很有含义的。郑朗哑口无言,看来陈曙必死无疑了。道理很简单,李绩出征喜欢杀女婿,戚继光杀儿子,皆是为了军纪,不杀人不足以立威,特别南方诸军军纪涣散。犹豫了一会,郑朗说道:“杀无赦。”

  希望余靖不要再犯糊涂了。

  但郑朗又补充一句:“狄青,平张海时可记得我说的话?”

  “我还记得。”

  郑朗看了看他神情,虽说记得,此时狄青功高一世,若是昆仑关一役后,心气会更高,自己劝说也未必能听得进去了,但还是劝说道:“狄青,最看重你的人第一是范雍,其次是范仲淹与尹洙,再者便是我。尹洙与范雍已故去,范仲淹漂泊在杭州,我也在南方……”

  下面的话没有说,你是武人,功越高文臣必忌惮,能罩你的人只有我与范仲淹,庞籍虽对你也欣赏,可你们关系毕竟有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