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六百四十三章 临行(中)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物,一些毒蛇与毒物的痰涎与矢粪洒布其间,连河流溪水也不是正常的颜色,多是艳绿或者腥红,偶散发出腥秽气味。因此郑朗在此书里刻意写到树木吸纳毒气的能力。

  标注了,但不可能在所有瘴气分布区一一绿化。

  主要是后来的治理方法,一是焚烧,严重地区将泥土避过瘴气发作时间,翻耕后用苍术等物覆于地表焚烧,或者根据酸碱度,洒上石灰,或者不惜成本洒上硫酸,改变土壤姓质,减弱瘴气。

  二是辟蚊。后者危害更严重。

  郑朗未去岭南,虽标注大片瘴气区域,仅少数写了治理办法。

  其实还是人类活动范围与医疗技术落后,人活动范围扩大,[***]物下降,瘴气自动消除,例如阳朔南部地区,乃是后来中国最有名的风景区,此时却是宋朝有名的大杀场。

  还有其他种种治疗瘴毒的方法,经桂州官员整理后,送到中书,郑朗再根据后来的知识面,一一整理,将其中糟粕的治疗方法一一去除,留下一些精萃,重新整理了一遍,放在这本册子里面。

  可以说这本册子前半部分集中了宋朝对瘴气的认识,到分布再到治理、治疗的大成。

  第二部分是写各州的特产,以及如何利用,不仅是两广,包括荆湖两路西部,夔州到川南,峡州等朝廷鞭长莫及的地方。但也写了,诸多疑问,因为郑朗未亲自前去调查,无法确认。

  第三部分便是未来的构想,主治还是潭州地区与郁水流域,再者便是重新兴修灵渠。

  朝廷对两广不感兴趣,太远了,不得利。虽海船技术成熟,然海船依季风而行,一年一次,或者强行用大橹,必然雇用许多水手,主要用来运输粮食,不划算。但可以换一个思路,若是运送金银布帛呢?休要小看南方蛮人的纺织技术,左右江的緂布(壮锦),还有胜于中原的棉布幔吉贝,海南黎族的绮、綵花卉之艳丽,连京城的贵妇与仕女都为之心动,瑶人的蓝靓印花布,等等,其精美并不比中原的名牌纺织品逊色半份。只是因为没有人组织,各部族零星分散,未成规模,使其名不显。

  这仅是纺织品,瓷器、香、蜡、米等,各地区都有一些能拿得出手的拳头产品。

  再者,就是灵渠,一旦扩大,来往必然密切,那么岭南不会再孤悬于岭外。夔州地区亦是如此,虽没有灵渠与大海,但有了黑火药,只可惜黄火药依然是试验室产品,就算没有黄火药,黑火药正确使用,会减少开凿道路的难度。

  赵祯慢慢翻阅着这本不知是百科全书,还是一篇超长的奏折,心中五味杂陈。

  言臣说郑朗不言不行,赵祯心中清楚,最简单的一条,呈献上来不能决断的奏折最少比以前减少三分之二以上,这是两府大臣的功劳。况且国家如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