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六百十章 夏雷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战争。

  西夏侵耕、小规模的掳掠以及私盐现象继续发生。

  但这些猛将的派遣,本身就有足够的震慑力。

  随后又派出使者对没藏兄妹打招呼,一不得侵耕,二约束边境各部族。不得骚扰宋境百姓。主要是后者,现在对边境线观念很模糊。强势的就能将边境往对方挪,弱势的只能往后退。关健是不能影响边境百姓的生产。

  特别是府麟路,本来是一块肥沃的土地,因为侵耕与掳掠,府麟路百姓日渐稀少,许多地段出现大片的荒芜。郑朗交给狄青的任务便是先礼而后兵。打过招呼了,若继续出现掳掠,可以率部对其参与掳掠的敌境各部进行攻击。

  先形成一种威压,打出备战的姿态。

  以进为退!

  历史太多的经验,太软了,敌人必然会轻视,反而会产生更多的战争,往往适度的强硬,反而能避免战争。

  这是宋朝的准备。

  然后到没移皆山的准备。

  赏移口有二道,一大道西北出鸣沙川,郑朗二度攻入西夏境内,便是从这条大道向北进军的。这两次入侵对西夏影响力很大,不仅是使西夏境内诸族震恐,鸣沙川本来就是一个水草丰美之所,在西夏享有御仓之名。两国休战后,元昊在此道上筑了一系的关卡。还有一个小道,北出黛黛岭,放开的便是这条小道。

  西夏盐最有名的便是盐州四池盐,乌池、白池、瓦池、细项池,主产是青盐,还有白盐。但不仅是盐州盐,还有其他地方,例如灵州产盐量不亚于盐州,大盐池数量更多,有温泉池、两井池、长尾池、五泉池、红桃池、回乐池、弘静池。天都山南又有隈碱池,西夏谓盐名为碱,洼下者为隈,此池春夏因雨水生盐,雨多盐少,雨少盐多,远望似河,故在唐代称为河池。这是不科学的说法,主要这里是盐碱地,一落雨,盐涔出地面,形成盐巴。但这里产红盐与白盐,不见青盐。除了这三处地点外,还有凉州的武兴盐池、眉黛盐池,甘州的张掖盐池,沙州敦煌盐池,主要是白盐,不过离宋朝遥远,商业价值不大,仅是满足当地的自给。

  因此一旦放开黛黛岭道,灵州的一些池盐便能从黛黛岭道涌向泾原路。量不会很大,但对于贫困的西夏人来说,虱子再小也是肉。没移族正处在黛黛岭道上。

  只要放开此道,没移族会有更多话语权,以及操离逃向宋朝的空间。

  安排不可谓不细致,没移皆山的使者千恩万谢离开。

  但做这一切,主要还是为了时间。

  眼下不能做!

  即将发生的是有史以来黄河最大的决堤,在郑朗印象中第三大决堤。不做没有争议,一做便会产生一些争议声,若是再有一些人用此次决堤做文章,自己在相位就有可能不保。

  相位不保,即便施行一些好的政策,新首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