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四百四十二章 始(中)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谓,越无所谓,他才会越放心。

  摇了摇头,赵祯说道:“依你看,那一方战胜对我朝有利?”

  “两国交战,必有重伤,只要战,对我朝皆有利。一战两国交恶,对我朝以后更有利。但契丹获胜,必然惨胜,得到银川平原与河套,以后对我朝危害比西夏人更大,自此从镇戎军到关南十县,皆与契丹人接邻,论军队力量,我朝现在然没有契丹强大,那么即便有盟约,也会生成新的边患。不过这些羌蕃对契丹人没有感情,民风剽悍,契丹想统治,多半不易,甚至国力从此受阻于此。元昊若胜,军心民心会从此恢复,可是外困于契丹与我大宋,只要艹作得当,元昊必被我朝歼灭。臣以为,元昊胜对我朝有利。”

  与西夏人作战,心中有些底子,与契丹人作战,未知数太多!

  “让他们打吧,我朝已经十分困窘,百姓到了休养生息的时候。”

  郑朗一片沉默,过了一会儿说道:“臣有句话不知能不能说?”

  “说。”

  “论我朝开创之功,是太祖还是太宗?”

  “呵呵,郑卿,为何说话变得这么小心,谁的功劳,朕清楚,你不用避讳,自是太祖之功。”

  “陛下,以史为鉴,人无远忧,必有近虑。治国之功,武功当学太祖,文治当学太宗,这才是真正的祖宗家法。你看臣带的一千几百名生女真战士如何?”

  “很勇敢。”

  “北方象这样勇敢的战士有很多很多,只是一直没有开化,没有一个人杰将他们凝聚起来。天地运转,变化不息。契丹渐渐没落了,其贵族多贪婪无厌,一旦变化,北方出现更强大的游牧政权取代契丹,契丹我朝都难以敌手,到时候我朝用什么来抵抗?”

  “郑卿是指?”

  “必须歼灭西夏,我朝就不用两面分兵,专抗北方,即便敌人强大,也能僵持下去。否则分兵西夏,又要分兵北方,只要敌人更强大,我朝危矣。因此臣想请陛下学太祖。”

  “朕怎么做?”

  “太祖用武将之道便是以史为鉴,从唐初变化而来的,战时用武将出兵,不战武将闲置,那怕象李靖这样的文武全才,也不能让他们参与过多的朝政,以便节制武将骄横之心。”

  “但西北……”

  “西北臣披是的文臣的皮,其间谋策多听从种世衡、狄青、张岊、景泰等将领的主意,所以两次大会战全部取得大捷。甚至臣与韩琦刻意坐镇于定川寨时,将指挥大权全部交给狄青。但是战争结束,臣立即将所有权利收回来,不给武将坐大的机会。这是臣学习太祖用兵之道。”

  “你写一个折子。”

  “陛下不可,那样的话,臣会让言臣口水淹死,连陛下都躲不过去。”

  赵祯乐得弯下腰。

  笑完后问:“那你说出来,让朕怎么做?”

  “潜移默化!四季交替,皆是不知不觉中转换的,不可能今天冰天雪地,明天万物复苏,阳春突至。包括国家的种种弊端,需要一点点去调节,欲速则不达,不求快,但必须去做!”

  郑朗不敢多说,但刻意提醒关健的一句。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