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四百零七章 在风中(三)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朗口风打开缺口,抚平创伤。”

  “你是汉家好男儿······为何事贼……”赵祯叹息道。从容化解,应答十分得体,这也是一种本事赵祯起了爱才之心。

  杨守素怎能回答?

  赵祯这种温和,也是一种人格魅力,但开出的弓,没有回头的箭!此时,杨守素心中略略有些惆怅。

  “元昊是真和或是故伎重演?”吕夷简问道。

  “不真和,我怎敢赴京?”

  “若和,请他写服罪折呈上京城。”章得象说道。

  “和乃两国之民好也,若是服罪大夏民不服主会为难矣。”

  “元昊要怎么才能和?”晏殊问道。

  “陛下诸位相公,臣只是奉国主之令,前来渭州与郑相公面谈,也没有想到郑相公将臣送到京城,于兴州未曾谈过具体条款,陛下想要化干戈为玉帛,臣会立即返回兴州,对国主通知让国主拟定条款,再来京与诸位相公议谈。”

  咱还是快点跑路吧。

  京城是好,但不是俺呆的地方。

  “诸卿你们看如何?”赵祯向诸位宰相问道。

  几个宰相想了一会,晏殊说道:“这样也好,只要元昊上书认罪,可以议和。”

  其他几位宰相随之附和。

  赵祯看着几位大佬,左手在桌案下面握着郑朗的密奏,这时,突然觉得很荒唐。

  呆了呆,说道:“杨守素,你远道而来,车马劳累,既然来到京城,我与诸卿也要商量一个草呈,让你带回兴州,朕派人带你去驿馆休息吧。”

  想回去,那有那么简单。

  派人半拉半强的将杨守素送到驿馆。

  又看着晏殊问道:“晏相公,万一他是故伎重演,未和,实为诱我缘边将士疏忽防战,突然袭击怎么办?”

  “陛下,下诏缘边大臣重视警戒,若战备战,若和是夏贼主动派使来我朝议和,谈判对我朝有利。”

  又得到几位宰相附和。

  这就是宋朝的一贯政策,驼鸟政策。敌人来了,将头往沙子里一钻,打吧,俺不痛,真痛了,伸出嘴巴啄上一口做反击。敌人不打了,到不远处休息准备再战,驼鸟又立起身体,精神焕发,耀武扬威。

  好在契丹越来越末落,西夏瘦小无力,宋朝略略有些体重,外交上伤痛累累,还不会有生命危险。一旦没有体重,敌人更凶残,覆灭也随之到来。

  赵祯没有想得那么长远,只觉得这一幕十分好笑,听着几位大佬侃侃而谈,一颗心却飞到案底那篇奏折上,上面有八个字,陛下可观群臣智愚。心中默念,行知,朕看到愚了,但朕没有看到智。

  无力地挥挥手,说道:“你们也下去吧。”

  很是受伤。

  真正受伤的不是赵祯,而是另外一人。

  不过此时他正意气风发,根本不觉。

  富弼与张茂实八月来到契丹清泉淀。此时契丹继续在夏捺钵,在黑山东北,没有转到秋捺钵的伏虎林。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