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五十二章 在路上(八)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胜利的机会。”

  “行知,我会派人看的,你放心吧,但这件事不是我说了算,还要禀报朝廷,朝廷批准,才能作数。另外也要前线守得住,否则后方开渠,敌寇杀来,将会是一场灭绝性的事件。”

  “不会,不求有功,但防守现在四路经略使不会出错。”包括他自己。顿了顿又说道:“还有,这件事可以写信给范仲淹,让他一道参与。”

  说着使了一个眼色。

  夏竦捏着鼻子,气苦的闷哼一声。

  仅是夏竦一人提议,有可能朝廷不批准,还会引起一些弹劾,不要问有理没理,想要说你,胡说八道也可以。

  拉范仲淹下水,他是君子党大哥,再加上郑朗,反对的人不会多,才能实施下去。而且范仲淹与韩琦不同,范仲淹肚量大,能容事,只要是为了国家,不会有其他不好的想法,一定会鼎力支持。

  郑朗说道:“这才是战争。比行军作战,我朝也许不及贼寇,但比建设,比治理,比财富,敌寇远远不及我朝,用其长拼其短。”

  “拼损耗。”

  “正是。”

  夏竦额首,这个方案颇合他心意,当然,也符合范仲淹的想法。

  忽然外面一阵大笑。

  一个魁梧的大汉走进来,夏竦替郑朗介绍道:“这位便是曹将军。”

  “见过曹将军。”

  “见过郑相公。”

  “别称呼相公,每次听到,我感到浑身的不舒服,还是称呼郑知州。”

  曹琮再次大笑。

  三人重新坐下来,曹琮说道:“朝廷陆续的派出军队发往前方,我给你的军队乃是……”

  懂的,此次征调的军队,除了一部分来自陕西本土外,还从河中河南与京城发过来大量的禁军,无论去向那一路,要从京兆府整编征调。曹琮做一些小小的手脚,不是难事。

  “谢过曹将军,”郑朗拱手说道。

  没有曹琮暗中相助,此次朝廷对泾原路也十分慎重,好水川一败,精兵强将全部牺牲,泾原路地势平坦,不易防守,所以此次朝廷派出的兵力泾原路最多,达到七万人,还不包括部分当地的弓箭手。

  整体数量,军队并没有减少,但因为郑朗的进谏,增加了有编制的弓箭手。与原先弓箭手不同,这些弓箭手全部有编制,发放一些武器,给予一些津贴。

  军事实力也比史上增加,当然,费用更增加。

  对此郑朗无可奈何。

  只能做到不能让定川砦之战的惨剧发生,否则对宋朝的打击,无法想像。

  曹琮又问道:“郑知州,你认为范仲淹与韩琦谁的策略正确?”

  郑朗不让他称呼相公,于是改口,毕竟才这点大,称喟相公,曹琮自己也感到憋口。

  他不是问两人谁高谁低,而是问防守正确,或者进攻正确。

  “曹将军认为谁的策略好?”

  “元昊不可小视啊。”曹琮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了这句话。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