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十四章 一荷渡湖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隔,我朝本身就不以武力著称,武力征服是辅助之道,还要用物资进行拉拢,后者才是主要的。只是比所得,所出很少,但就是这个很少的所出,从杭州港出发,会给杭州带来大量税务,增加了出口也增加许多作坊与产业,百姓收入也会增加。这是内治的其一。以及其他的一些想法,扬我所长,避我所短,我那本中庸里也写了,杭州所短就是山多,耕地少,不象太平州,一旦圈圩,立即会成为粮食大州。但它的长处更多,有浙江之便,上达数州县,有大运河之便,通达的范围更广,还有吴越运河之便,联系越明二州,是我朝最重要的水路jiāo通枢纽之一。因此商业很繁荣。扬的长正是这个商业。山也有山的好处,竹子多,我想出制造竹纸,果树多,提倡种植果树,桑麻业发达,提高纺织工艺,我带了织nv过来,又逐步改进纺织机械,提高效率。但无论是桑麻、果林、竹纸与海上贸易,受益的皆是三等以上的人家,贫困百姓很难受益。于是我用契股的方式,得田退还于贫困百姓于河湖,使贫困百姓受益,水利受益,不受秋潦之害。大户好办,寺院我用什么拉拢?对于眼前所发生的事,早在我预料当中,故我编排了白蛇,提一个醒,让他们不要做破坏人家家庭的法海。可有几个真和尚呢?”

  一股脑将他的想法全部道出来。

  韩琦与王拱辰在此,郑朗不会说的,这两人心思很重,有可能做一些杜撰,即便带到京城,自己说的话也让他们二人改得面目皆非。但能对杨安国说一说,回到京城,赵祯肯定问,你们在杭州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不但赵祯问,其他的一些大臣也会询问,杨安国将自己这一番传出去,原来如此,是这个安排,就不会发生误会。不发生误会,再加上带给国家的收益,获得的支持就会更多。

  “五月时,贾昌朝说,今西夏僭狂,出师命将,以遗朝廷之忧,臣窃谓此固不足虑,而国家用度素广,储蓄不厚,民力颇困,是则可忧,自天圣以来,屡诏有司节省用度,以至于今,未闻有所施行。我与几个学生言此谏,范二郎君言,陛下节省乃自古未有也。非也,陛下节省乃陛下与皇宫用度,本来我朝皇宫用度很少,纵然让陛下不吃不喝,也节省不了多少用度。故有贾昌朝之言。贾昌朝又言,天下诸道,若京之东西,财可自足,陕右河朔,岁须供余,所仰者淮南江东数十郡耳,还是江南啊,杭州是重中之重,虽然很麻烦,但我怎能松懈?”

  “好言,我仿佛听到了出师表言。”

  “非敢,看看我如今,穿的是锦绣长衫,喝的好茶,用的好水,住着好宅,太后与陛下对臣一直宠爱有加,怎么不为陛下做一点实事?”

  杨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