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六章 净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看到范仲淹在脱变,这一次心灵之旅,将会使他从一个人向一个圣转变,只有不好的,丢了一堆烂摊子,正是他与吕夷简的争执,导致朝堂自此以后,出现一道深深的鸿沟。不知道其中得失孰轻孰重,道:“范天章,让我为你弹奏一曲吧。”

  “好。”

  依然还是一曲《白雪》。

  能听此曲者,世间唯有此人。

  “技艺已长进,郑知州。”

  “哪里长得起来,时间太紧迫,若朝廷没有其他的变动,也许到明年秋后,能抽出一些时间,做我喜欢的事。”

  范仲淹大笑,他知道郑朗喜欢的是什么。

  橹声欸乃,船又回到太平州。

  崔娴亲自给范仲淹沏上了茶,某些人,崔娴也不敢拿架子的。

  范仲淹道:“我过来,想学一学你的长处。”

  “不敢,敬请问之。”

  几天来范仲淹就在看就在听,比如儒家的智,一开始就是听,然后是知,接着演变成智。一一将心中的疑惑道出来,包括甘蔗。

  “甘蔗是无奈之举,我拿出一些东西,用这个东西,与秋后的收成,以及其他一些便利,做了一下价,设立了一个作坊,估价两百万缗钱,朝廷占有四成,其他六成拿给一些大户。大约就是这样。”

  “两百万缗,是何事物?”范仲淹惊奇地说。终于明白那些钱物如何来的,为什么那些大户人家主动将地捐出来。

  “我也不想说,”提到这件事,郑朗还是不高兴,对“合资”他不反感,朝廷的比例是为朝廷谋利,私人的比例是为增加活力。若全部交给私人经营,朝廷不得利,全部交给朝廷,会很呆板。这是一种新的尝试。

  但无论如何,真相传出去,会有一些人能做借口,毕竟它会影响到粮食的产量。

  不想说,于是道:“我与司马三郎他们合手写了一本书,正好你来了,请你欣赏一下。”

  范仲淹不仅是德操,还有才学,他是史上宋朝新儒学的发起人之一。正好与他交流。说着拿出一些小册子,正是他的新儒学。

  中庸上中下三篇,是总领大纲。讲易两篇,不是讲易,是讲易经里的中庸之道。谋政三篇,有的是说历史,比如汉立三法得关中,诸葛亮反其道立猛法而国大治,有的直指宋代的弊端,不过为了争议少一些,说到宋朝的部分,词语有些含糊。谋人三篇,讲如何做人的。谋事三篇,说如何做事的。德利两篇,修德与谋利的调节。太平州三篇,主要是四位学生撰写的,以郑朗在太平州事例为主,讲郑朗如何调节各等百姓矛盾,郑朗又做了一些修改。太平州对答三篇,是师徒五人对话。

  一共二十二篇文章,系统地讲述了郑朗的中庸。

  但还没有结束,后面还有几篇论述儒家三分的文章,对中庸进一步做出补遗,这二十二篇文章也要修正。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