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四十章 出手(下)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要说什么!”

  啪,将宫门关上去。

  这都成了什么啊。

  就算撵,你也得安置一下吧。找一个住所,给一点吃的,难不成让宫中的两位美人皇帝的重要爱妃,躺在大街上过夜,或者跑到青楼里讨生活,或者做人家的小妾。

  直到第二天赵祯闻听此事才默默下了一道圣旨,尚美人出家做道士,因为杨美人在耳光门事件中很安静,别宅安置。至于这一夜,两位美人是睡马路的,还是有违礼仪睡到大臣家中,睡在亲戚家中,睡在客栈里有没有小流氓看到两位美妹过来调戏赵祯不想去做。

  此时他正躺在宫中chuáng榻上瘦弱的身体卷缩着,象一只冬天里慷慷发抖的寒号鸟。

  太平州大动作之前,还是象黎明一样,静悄悄的。

  郑朗只做了一件让人瞩目的事,送一百厢兵,协助两谈渔民筑堤,但给了厢兵工钱。又送了精挑细选出来的小麦油菜和籽上去,不仅是优良的种籽还经过层层筛选,包括用盐选法,将子粒不饱满的和子淘汰出来。

  这才与肥料、耕耘工具一道带上去。又传授了移载油菜法若是先进的经验,那就是单株移载了。不仅是油菜,只要根系发达的,粟、菽、棉花,都可以用单株移载法。眼下皆没有出现。这是郑朗给这个时代带来的新变法,一个显著的变化。

  以及四头牛。

  花了二十二婚钱买来的四头牛,两公两母,一洲一对。但与以前宋朝政府所做的不同,不是租,是送,直接让所有渔民签契约,牛成了两州公共财产。只有一个条件,不得随意转卖出去。

  对此王安石不解,郑朗贼心解释道:“租也可以,收一些低廉租子,官员有收益,会主动配合朝廷,如子路受牛一样,此事推广更快。各州县确实在组织耕牛出租,然而本来是为了贫困百姓救燃眉之急善举,但到了地方呢?轻者一年赋租三四瓣,贵者一年赋租一匹绢。”

  王安石不能言。

  朝廷有旨政府租牛,官吏只能收百姓三四硕,负担不算沉重,一年仅需两三百文钱,现在一匹牛售价在三千到五千钱,况且还要人镶养呢。然而一旦赋租一匹绢,那就可怕了。就是太平州的一匹生丝,也要近千文钱。王安石本人就听说过,不是远在天边,就在眼前,南边广德军正是这么玩的。

  “还不是可怕的,有的牛死了,一些官吏为敛财,向租客继续征收税务。一旦我们也租牛,在我们手上能做到公平,可下任呢,下下任呢?”

  王安石道:“好难。”

  “是难,看看用钱替差役法是多有利,可为什么我一直没有上书,或者鼓励差役户联名上书?在我手中,能让它公平进行,但到其他官吏手上,只要出来一条新法,就会成为他们一条谋利工具,荼毒百姓的借口。要么,我们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