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二百十九章 处女地(一)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破圩的事会时有发生之。并且失去了蓄水功能,即便是江南,有可能也会有旱情发生。”

  “这不大好啊,”司马光道。

  “是不大好,可你可看到国家粮食紧张。河北河南山东开发就好吗?黄河与汴水、淮河为什么一次次出事。而拓出的田地产量亩产仅是两石余,圩田却能达到五石之巨。”

  “状元,是如此。不过谁开先例,到时候言官必找谁的麻烦。”

  这才是郑朗最不开心的地方。

  自己辛辛苦苦的,如果在太平州开出数方大圩,变出三四千顷田的耕地,能养活几万几十万百姓,为朝廷一年纳出十万石粮食,无数税赋,可只要出一点小事,会有大臣找你麻烦了。

  一破圩必定会死人的,就是不死人,损失也会很大,弹劾开始!

  这些人的嘴巴子会将你弄得仙仙欲死。

  “到时候看吧,”郑朗摇头道:“也没有那么简直的,堤岸高低大小,水流宽细缓急,人工的来源,粮钱等等,朝廷中会有多少人反对……”

  “就是状元所说的分裂?”

  “不是分裂,王三郎,自古使然,我们这个国度历史太悠久了,于是内斗成了我们最拿手的东西。朝廷有惩前代之患,将权利进行层层分割,更加重了这种内斗的产生。但不分割,权臣必然误国。权臣之例更不能开……”郑朗又想到了蔡京。

  而这个财军政三权一起抓之先例正是王安石为了改革之便开的先例。

  掣肘得太狠了,索姓将权利一起抓过来。

  他是好心的,然而有几个权臣有他这样的德艹?

  “王三郎,中庸也!”司马光大笑道。

  “唉,中庸倒变得大了,”郑朗叹了一口气,越大这本书越难著。

  不过好在只要不是落实在实事上,言论上,这些直臣们大多不管的。

  “但不是圩,还有其他的。”

  “是什么?”

  “商埠!长江功能不去提它。此地有多条大河,青弋水贯穿宣州许多地区,甚至歙州、池州部分地区,江对岸便是濡须河,濡须河上通巢湖,从巢湖自淝水直达庐州,又从舒水通达舒州。然江北岸因为山势与江水的曲折,多有积滩,不便设置码头,唯有在芜湖县才有最佳的港湾。”

  在宋朝谈商业不是一件耻辱的事了,商税与官办商业与专营所得,也是宋朝巨大财政收入最重要的一部分。甚至后来南宋的大臣陈亮为国家财政所逼,苦逼的说:圣人之惓惓于仁义者,又从而疏其义曰,若何而为仁,若何而为义,岂以空言动人也,人道固如此耳,余每为人而言之。而吾友戴溪少望独以为财者人之命,而欲以空言劫之,其道甚左,余又悲之而不能解也。虽然,少望之言真切而近人情,然而期人者未免乎薄也。

  虽然戴溪提出,财富就是人的姓命,薄也,可言真切而近人情。孔夫子说什么仁义的神马,是夸夸其谈,是空谈,能当饭吃么?所以利乃是义的存在物质基础,是不可能缺的。

  直接说孔夫子不对。

  有些主观成份,不是孔夫子不对,而是后人一味曲解得左了,孔夫子也说过,只要给我钱,我会为人家执牛鞭子。还有所谓的齐家,何谓齐家,不仅让家中安定,最少有个温和生活吧。

  这个言论太过激烈了。

  人除了财产外,还有其他的财富,精神财富同样不可少的。

  但在这种大背景下,只要不是视财如命,一般士大夫对商业不是很反感。

  这一勾画,人未去,对太平州那块处女地的大方向就有了。

  几小眼睛皆放起亮光,王安石道:“好远大的目标。”

  “目标可以远大,但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知道,譬如登山,山渐高视其远也,然趋一步,必视其足下,反之,山之愈高,人之愈险。”这一句话出自郑朗那篇《齐家论》上。

  “正是。”郑朗微笑起来,还有什么让王安石知道欲速则不达,更让人高兴的吗?

  忽然传来一声巨响,连房屋都震得摇晃起来……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