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二十一章 喜讯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疼爱不如让崔有节调任郑州吧。但夏味表示了反对。郑朗年渐长,迟早要参加科举,虽说可以避讳,终是不美。又说道:“雍熙二年太宗曰,此并势家,与孤寒竞进,纵以艺升,人亦谓联有sī也。

  竟将中第进士李相公之子待问全部罢黜。郑家子才气好,元数人瞩目,就连臣都对他抱以期望,更要避讳。”

  老太太无语。

  但给了崔有节很大的照顾从孟州调到蔡州。这都是在开封附近的州呆一任问题不大两任三任还在京城附近晃悠,只要不出差错,略有些政绩,就有了很大的升迁空间。

  崔有节通过三个儿子的转述,也知道事情的真相。苦笑了一下,知道自已沾了女婿的光,但能说什么呢?

  听到郑州传来的消息,崔有节很高兴将家人召集起来,买了一些酒菜,以示庆祝。

  徐氏在席间抚xiōng说道:“阿弥陀佛这孩子终于开窍了,我家娴儿也不用等很久。”

  崔娴害羞的垂下头。

  但崔有节厉声喝道:“你在胡说什么!”

  心里面清楚就行,不能用嘴讲出来。实际上此时崔有节越来越后悔,当初自己就不该那么急跑到郑州去的,然后看到他写的那篇文章后,就更不应当提出什么约定,以至今天骑虎难下!

  当时女儿还小,也未怎么着急,如今看着女儿象一朵花儿,渐渐开放起来,真恨不能用一块板砖往自己头上敲。

  徐氏不服,顶起嘴,道:“官人,妾身那点说错了,娴儿十五岁啦。这几年科举都成了什么?三四年来一次,干脆以后不要科举了。就是解试高中,还不知道那一年才能省试。今年不考,明年不考,万一以后停办一个五六年不科举,到了娴儿二十岁,莫不成两家要悔婚?”

  “还有五年辰光。”

  “五年辰光又怎么啦?官人,你怎么当初想起来提出这个婚约的!”

  “比你好,”崔有节喝道。自己还有一份提携之情,若依妻子,早就悔了婚,那么此时崔家岂不让人笑掉大牙,又喝道:“再胡说,某马上派人将你送回河北。”

  也就是崔有节的河北老家。

  崔娴见到父女争执起来,劝道:“爹爹,娘娘,不要吵了。现在孩儿小,伽……也小。这时候成亲,有可能会分掉他的心,对他未必有好儿……”

  是宽慰父母的,实际此时她脑海里又浮现出江杏儿与四儿依偎在郑朗怀中的样子,同样五味杂陈。又道:“并且孩儿也担心……”

  “担心什么?”

  “孩儿听坊间的传言,说郑州各县学子闻听他……参加解试,都较了劲,全部报名。解试名额有限,万……万一酬所以孩儿心中认为这时候他就参加科考,未免是喜讯。真实用功读书的时间并不长,仅是五年,这五年中又分了许多心思到了其他方面。万一”

  ………“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