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64章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_我有虫洞去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知书林”变成了所有贫苦读书人的圣地。

  有钱的公子哥,才不会和这些穷酸一起厮混,看上什么书,直接打包回家慢慢读。

  很多有实力的公子哥,更加喜欢追捧“复社”这样具有政治影响力的会社。

  钱花了,就有回报和收益。

  只有没钱没势的读书人,才会把这里当个宝。不要钱的阅览,这些堆积如山的书籍。

  有免费的场地,有免费的茶水,实在窘迫的还能在这里获得资助和工作。

  比如安排去给“顺风行”的伙计上识字课,给“天宝堂”船夫和纤夫的孩子们当老师等等。

  再比如给现在风靡大明的“顺风周刊”当记者,给新出的“顺风画报”画画工笔画。

  学着这个叫“漫画”的手法,改编一些耳熟能详的寓言和笑话故事之类。

  按照各人的意愿和特长,都能挣到一份不菲的收入,过上体面的生活。

  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尤其是家境贫寒的书生,肩不能扛手不能提。

  想去挣点钱改善家庭生活也没有路子,很多人还撕不下脸面去当个账房帮闲啥的。

  这是崇祯年了,不是明初开国时那种尊贵的读书人,凡取得秀才资格的就可以不出公差和免纳田粮。

  生员长久不能中举,也没什么人去投效,只有举人才有这待遇。

  很多贫寒的家庭,为了供个读书人,卖掉田地毫不出奇。

  不中举的生员,就是个身份而已,并没有带来额外的收入。

  廪膳生员,是由大明官府提供津贴和生活日用的学员,这个都是有名额的。

  不是每一个秀才都能有这好运。

  现在的“新知书林”规模越来越大,无数的底层秀才公,在这里获得了收入和新的知识。

  一批批被筛选出的,年轻的明代底层知识分子,通过专属通道,进入辽东。

  一个崭新的世界,让他们为之倾倒,为之震撼。

  经过多次的磨合之后,各地的书店。

  已经单独安排一个部门接手,前期的背调,和暗中的考核都跟上。

  已经不会出现刚开始时,来一半走一半的尴尬局面。

  关键是能不能接受赤旗的理念,到底是只想混口饭吃,还是真的想改变这个世界。

  这一批批的新人,由政治部接手整个思想改造和培训。

  和普通平民不一样,读过书的人会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

  并不是都是书呆子,出身底层的人,会考虑更多的问题。

  这些年轻人一旦真正接受了赤旗理念,认同度更高,更加的热情。

  当汪鹏翻看政治部的工作汇报时,惊讶的发现,原来手里已经有了这么多的,来自大明朝的拥护者。

  这些新人在接受过培训,通过考核后,又被派回原来的城市。

  这些人更熟悉当地的情况,鼎革之时,能协助前来接管政权的干部,迅速掌控局面。

  汪鹏看着面前硕大的地图,一个个被打上标记的城市,都代表着他的实际掌控力程度。

  进展的速度,比他预期的要快的多。

  很多事情,都可以提前预备了,这个果子快要成熟了。

  上上下下都已经对赤旗入关,改天换地充满了期盼。

  外围的再多征服,都是枝叶,只有拿下整个大明,才是真正的获得根基和主体。

  对大家的期盼,汪鹏给予肯定的答复,提前开始部署“长缨”行动.

  (取自老祖诗词: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