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6章 没有圣旨,谁敢动吾一根毫毛_我有虫洞去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我方力量的变化,整个方案不断完善和改进,已经改了十几稿了,而外围的高级将领,只有陈昌平、丁豪、穆诚、凌战、王柏树五人知道具体详情。

  只有在政治部内部档案中,忠诚度被评价优的红武军中高级军官,才有资格参与计划的制定和完善,这是个绝对匪夷所思的计划,也只有真正把汪鹏当成至高统帅,师父说什么都是对的,这些人才能不管不顾的去策划,去安排。

  随着军令的下达,各个部门除了在扩建改造的叆阳堡、险山堡、镇江城继续加紧施工进度,正在收尾的虎耳驿、义州城,一小一大两处棱堡人手不动。

  从宽甸六堡、镇江城、义州城抽调的正规军、武装后勤兵全部源源不断的向宣州堡基地前进。再被一队队的编成混合部队,领取作战物资,尤其是原穆字营出身的人,整体换防,有重大任务。

  工匠营也迅速把早就修复或制造好的木船,一艘艘的推进宣州堡码头的特别停泊区。

  收到命令的红武海军舰队,骤然加速,抛离了各船拖拽的大木料木筏,留下部分人手,将其全部连接在一起。

  接到命令的三艘小苍山船紧急出动,他们将把这些珍贵的巨木,慢慢拖回屺坶岛海军造船厂。

  致远号将作为旗舰,率领十五艘战船整体出动,他们在屺坶岛,卸下红武学校新学员后,在这里补足作战和粮水物资后,急速驶回宣州堡码头,运载全副武装的出击军团,这一次就是他们扬名渤海湾的时刻。

  汪鹏这边按照预定计划,忙的有条不紊先不谈。

  …………

  ……

  东江总兵官毛文龙,从三月初就多次上书,弹劾袁大都督贪污东江军饷,切断东江粮道。

  最后一封奏章里,怒急的毛帅,对崇祯皇帝直接把话挑明了说:“实在是文臣误国,而非臣误国;诸臣独计除臣,不计除奴,将江山而快私忿,操戈矛于同室.”(原文)

  这已经和朝堂的文官阶层撕破脸了,直指要害,你们特么的到底是当大明的官,还是当后金的官?

  崇祯皇帝看完奏章后,把奏章直接转给辽东都司府.让袁大都督作出解释,这样的质问让崇祯都感到恼火,你袁大都督做的太过分了。

  而此时的袁大都督已经感觉议和快成功了,就差最后这一哆嗦了。他曾写信给兵部尚书王洽寻说过:

  “关东款议.庙堂主张已有其人.文龙能协心一意,自当无嫌无猜;否则,斩其首,崇焕当效提刀之力……”(原文)

  袁大都督接到皇帝转过来的奏章,对毛文龙所控诉的内容,故作惊讶,明言他真的不清楚啊!

  东江镇居然遇到这么大的难处。兄弟啊!有难处怎么不早说啊。

  “文官不肯体恤武官,稍有不合,便思相中,成何体统.既乏饷,何不详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