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7章 新兵训练 州牧求援_我有虫洞去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孙大海带着士兵,给这些青壮们做了简单的测试,最后把这些青壮分为三个团体,一个是体能还凑合,勉强可以当成辅兵用的两千多人,直接抽出来,组建新兵营,训练传统的鸳鸯阵。

  体能次一点的一千多的人,当成后勤兵,每天在后勤部的指挥下,改造清理整个县城。剩余的老弱妇孺,也没让他们闲着,捕鱼,舂米、淘米、煮饭、制作饭团等等。

  一天三顿,顿顿管饱,每天晚上一个时辰的汉语教学,也是努力认真。

  城里残留的居民也都被集中起来,全部实行配给制,城里所有的物资全部收归红武军所有,人员编入工匠和劳力队,在后勤兵的指挥下,生产军用民用物资。

  大户们在城里的院子,也全都被征用,相关剩余物资也都被搬运到了一起,都是那种低矮的格局,被后勤部挑了几个院子,改造成工坊。

  新的兵营和集体宿舍。这些建筑正在重建,县城的破烂城墙也被重新改造,在城外挖掘壕沟,挖出来的泥土用来加宽加厚城墙,

  城墙上也重新修建女墙,马面,箭楼,石头泥土都不缺,粮食也够。

  加上铁制工具在手,旌义县可以说是一天一个样。

  这些新兵,都是以鸳鸯队为最基本的单位,制作了木长牌、圆牌和标枪,主要以长枪手和弓手作为攻击力量。济州岛上弓箭不缺,城里还有专门的制弓工坊。

  官奴婢的鸳鸯队,是两名盾牌手,一个队长是旗枪,四名长枪手,四名弓手,一个伙兵,是纯冷兵器部队,除了没有铠甲,已经比岛上的官军强多了。

  缴获的两百多件皮甲全部发给了队长级的。(济州岛牲畜多,皮料不缺,多为半身皮甲。反而没有棉甲,铁甲也只有将官才有)

  不提汪鹏带着队伍紧张的训练,和整体县城的改造。

  再说济州观察李正熙,济州判官朴仲泰两位大人,在济州城里已经像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

  旌义县逃过来的大户、士兵、商户带来的信息一片繁杂,有说旌义县监金明昌和县判官一起战死的,有说判官死了,金明昌降了的。

  倭寇的人数也是各种说法,有说上千的,有说数万的,只有县府逃出来的甲兵,说的是倭寇只有五百人左右靠谱点,但是州牧和州判都不信。

  派出了几波探子,不管白天还是黑夜,还没看见旌义县城墙就都被弄死。现在重金悬赏也没人敢去送死。州判只能动员济州城的所有能动员的壮丁,好赖也把城墙占满了。

  李正熙已经向全罗道兵使申景成大人发去急报,告知有大股倭寇城山登陆,已经攻陷旌义县,自己正在济州城部署防御,期盼朝廷速派大军前来围剿云云,安排了得力的亲信,在济州港寻了艘快船,紧急向上司求援。

  好在敌军没有摧毁这些船只,只是轰塌了码头上的几间仓库,下面人呈上来的大铁蛋子,让济州官员们,都是噤若寒蝉。这么大、这么重的炮弹,可以想象那船上的巨炮是如何的惊人,济州水军那些破烂哨船,怎么能与之抗衡。

  绝望的情绪笼罩济州城。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