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0章 袁大都督闪亮登场(不喜历史可跳过)_我有虫洞去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崇祯元年四月,皇帝下旨,已经被擢右都御史,视兵部添注左侍郎事的袁崇焕,命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所司敦促赶紧来打卡上班。

  袁大都督终于得到自己预期的官职,按明制,军官需由文臣担任,主要是担心武官掌握兵权威胁皇位。带兵的文臣衔级最高为督师,一般必须以大学士兼任,宰相或首辅出外带兵才称督师。袁崇焕不是大学士,却有了大学士方能得到的军事最高官衔,此时距他当七品知县时,仅六年时间,提拔速度之快令人瞠目。

  袁大都督不紧不慢的处理完广西家中事务,一路风风光光北上,沿途访亲会友,三个月后的七月十四日(你看挑的这倒霉日子),宫城建极殿后的云台召对。

  袁大都督对着崇祯皇帝大拍胸脯:

  “方略已具疏中。臣受陛下特眷,愿假以便宜,计五年全辽可复。”

  崇祯帝大喜,当着群臣的面金口玉言许诺:

  “只要能复辽,朕不吝封侯赏。卿努力解天下倒悬,卿子孙亦受其福!”

  群臣也随声附和,称袁崇焕赤胆报国,是

  “真奇男子!”

  把小皇帝喜得眉飞色舞,如此君臣相得,自以为是一时佳话,呵呵!一番召对后,心情平复的皇帝稍感疲倦,转到旁殿休息片刻。

  与袁崇焕相熟的给事中许誉卿,趁机私下里问袁崇焕是何奇谋妙计,能五年复辽,悄悄说两句,让我也学习下?

  袁崇焕一怔,答道:

  “圣心焦劳,聊以相慰也。”

  窝了个大草,原来是忽悠皇帝的。

  许誉卿立即责怪道:

  “皇上英明,安可漫对?异日按期责效,奈何?”

  袁崇焕冷静下来一想,卧槽,一激动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大坑,这个是军令状,列入绩效考核的。

  等皇帝出来继续召对时,袁崇焕就赶紧填坑:

  “陛下把辽事尽托于我,五年内,须事事应手,户部军饷,工部武器,吏部人事,兵部调兵遣将,都应随处配合,方能一举功成。”

  崇祯帝觉得袁大都督提的要求一点不过分,当即命令在场的户部尚书王家桢、工部尚书张维枢、吏部尚书王永光、兵部尚书王在晋,在粮饷、兵器、用人、兵将方面必须全力配合袁督师,不得懈怠迟误。

  袁大都督又提要求:

  “以臣之力,制全辽有余,调众口不足,一出国门,便成万里,忌能妒功,夫岂无人。即不以权力掣肘,亦能以意见乱臣谋。”

  这话当着在场的中枢重臣的面,说给皇帝听,强调“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想让皇帝当面表态。

  这就有些刺耳了,董事长有些不爽,站起来表态:

  “卿勿疑虑,朕自主持。”

  群臣见皇帝力挺袁崇焕,便请皇帝赐袁崇焕尚方宝剑以便宜行事。崇祯元年,全大明持有尚方宝剑的将帅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