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九十二章:风声(中)_日月永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找到几具面目全非的尸体,那就是死无对证。”

  这种案件能破获的概率太低了,换位来指挥,朱玉文要是顾语,这事办完后,直接把人灭口,一把火烧成灰,天王老子也找不出端倪,这就成了无头公案。

  “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

  双喜这句劝言还没说完,就看到朱允炆笑着转身,竖起一根手指。

  “你就这话说对了,说到阴谋者的心坎里去了,他一定也这么想的,认为朕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愿意放过一个。

  一旦朕这边毫无线索头绪,那么作为最大嫌疑的顾语就跑不掉了,借朕的刀除掉顾语,砍掉将来文圻长大后的得力臂膀。”

  后世有句话,叫做我套路了你的套路。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

  “说说你还怀疑谁吧。”

  朱允炆又侧过身子继续看地图,看得全神贯注。

  “五军府和应天府。”

  双喜念叨出了两个名字:“郭兰、陈绍。”

  两人一个武定侯,一个是应天府尹。

  这两个人,又在这起事件中扮演什么身份呢?

  “怀疑的理由呢。”

  “五军府眼下,魏国公和曹国公都外出公干,武定侯和其他几位侯爷署理五军府的差事,负责南京城的警卫戍备,有调动和指挥权,有实力做这件事。

  而应天府尹陈绍的嫌疑,就在于其是应天府尹的身份,他将这事传出去,将来再有谁家的孩子栽在应天府刑房手里,那些孩子背后的家大人,不会把这份仇记到陈绍的脑袋上。

  他们都会以为是陛下您暗中授意大皇子做的,而不像张东升案刚发的时候,张家上下都到处托关系找陈绍求情,陈绍不给办,他们还心中忌恨,觉得是陈绍有心找他们的麻烦。

  以西厂对陈绍情报的调查和分析来看,此人深谙明哲保身之道,大皇子在应天府任职,惹出来的事,得罪的人,他得替扛着,谁让大皇子是应天府的刑房主簿呢。

  等将来大皇子离任,这笔债可就记到了他脑袋上,会影响他将来的仕途升迁,所以奴婢觉得他是有嫌疑和做这件事动机的。”

  双喜的分析倒也乍看之下颇为合理。

  提前把这事的个中原委散播出去,将来再有类似张东升的事件,那些权贵自然不会难为陈绍,都会下意识觉得,这事是朱文奎为了增添自己的名声威望,而强行为之。

  陈绍虽说是应天府尹,是顶赫的正三品大员,每个月大朝会都要参加的大人物,但在南京城权贵勋臣的眼里,又算个屁啊。

  谁家还没有几个阔亲戚了?

  玩死一个陈绍,可谓是绰绰有余。

  搜集陈绍的黑材料,往都察院一交,保管陈绍要不了多久就人头落地。

  不过话又说回来,正如双喜猜测的那般,陈绍是个什么人?

  胆小谨慎、趋炎附势。

  这种性格的人,有胆子参与到这么一场大棋局之中吗。

  “先不说陈绍,跟朕说说,你怎么会怀疑到郭兰身上的。”

  如果说怀疑陈绍的理由还勉强都挂上钩,那怀疑郭兰这么一个纯纨绔,是不是就太牵强了一些?

  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衙内嘛。

  每天看球赛、逛窑子的时间都不够,哪还有功夫来摆弄棋局,与天对弈。

  咋的,他都想胜天半子了?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