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章 执拗的少女_抗战之军工元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武器弹药多了,李卫华当即毫不犹豫地扩军,将之前那些参加民兵排却被他刷下来的少年都征召了进去,使得民兵排的兵力爆增到七十多人,终于能够算是一个真正的排了,而且还是加强排。只是别说新兵了,连民兵排的所谓“老兵”也都普遍缺乏训练,李卫华虽然已经严格要求,但要将他们训练成型,还需要很多时间......

  另外还有一件烦心的事,山区民风保守,不少受了玷污的妇女在被救后一个个寻死觅活的,李卫华多次开解成效不大,无奈只得以“留得有用之身才能报仇雪恨”的理由劝说,这才勉强稳住了她们的情绪。但从此以后,那些妇女却又整天闹着要加入民兵排,令李卫华更加头大,只得欺负女xing身体条件不如男xing,提出了一个个苛刻的要求将她们统统挡在门外,再以“打草鞋、缝补衣物之类的工作支持了前线的战士,你们等于是间接杀敌了,男女毕竟有别,不必非要亲自上阵做你们不擅长的事情......”之类的理由进一步劝导,才压抑住了妇女参军的浪潮,但还是有个别不肯放弃的......

  郭红英自小就十分聪明可爱,在足有数百人定居的小王庄中可谓是人见人爱,再加上郭红英的父亲平时也经常接济生活困窘的乡邻,结果本来家境应该算是富农的郭家在红军打来后由于乡亲们都给予了正面的评价(这一点很重要,评价好的哪怕是大地主,都不会吃大亏,否则哪怕是中农都会倒大霉。),被定为了中农阶层,而成为了革命要坚决团结(只要划定为中农,就不会被分田地,记载里那些“侵犯中农利益”的左倾做法,准确地说都是将中农错划成富农甚至地主的结果。)的对象,即使在极左的那段时间,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在这样宽裕的环境下,郭红英无忧无虑地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花季少女,但是......

  34年下半年,外面传来了红军败走、**打回来了的消息,郭红英的父亲郭叔辞对此本来没怎么在意,反正谁当家都要缴税,以他的家境,“通共”的罪名按说怎么也不至于落到头上。然而,就在郭红英十六岁生日的那一天,那队外来的武装民团突然来到了小王庄,什么都没问,就指称小王庄“通匪”。包括郭叔辞在内的村民们自然据理力争,但对方却要求他们找出一个乡绅(地主)来证明村里无人参加红军或**,也没有给他们通风报信,可兴国县作为苏区核心县份这么多年下来,地主不是被杀就是外逃,留下来的也早就不再是地主了,如今到哪里再找一个?

  那个民团的首领随即命令部下将全村的老百姓就集中起来,分出那些尚有姿色的妇女和还不懂事的孩子另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