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2章 算账_逍遥小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玉濑的孤寂的背影让李逍感叹,说起唐朝的公主,也许最有名的应当是太平公主。但太平公主其实应当只算是高阳的一个崇拜者吧,高阳才算是开了有唐一朝公主们飞扬的先驱。

  历史上的高阳三尺白绫就结束了一生,但愿这一世,她能好好的活着。

  好不容易摆脱了庄汉们那些艳羡的目光,李逍回到家,发现婉娘正跟赵大夫和杨先生几个人商量事情。

  年刚过,春天还没到来,但大家已经开始为春耕做起准备。

  虽说如今的李家药铺、饭馆生意很好,但在这个时代,土地和粮食依然是极为重要的,大家也十分重视。

  杨先生做为一个读生人,如今又是教书先生,对这事情也很看重,他提议,应当趁现在家里有钱,拿出钱来,到长安的牛马市去找牙人买些牛马骡子回来。

  耕田种地,没有牛马这样的大牲口总是不方便的。

  “夫君,我觉得杨先生说的很有道理,听说现在长安的牛马骡子价格一年比一年贵呢,现在赶紧买些回来,正好马上开春见绿,也有草吃,等回头春耕之时还刚好能耕田翻地。”

  赵大夫也道,“是啊,如今牲口贵重,咱们买了牛马,回头下了崽儿也是值钱的。”

  家里现在确实有些钱,去年药酒生意好,饭馆也开的不错,手头确实有不少现钱,本来这些钱李逍是打算拿来再扩大点药坊的,准备弄个专门的生药铺子,收购药材和药材加工,这样自家的药酒生意也不愁药材。

  有了本钱,进行生产规模的扩大,这本也紧要之事。

  可听大家的话,也是有些道理的。

  毕竟在大家的眼里,其实药坊和饭馆虽然赚钱,但却大大不如家里田地的重要性。

  这年头工商始终不如经营土地,这是大家惯有的思维。耕田养蚕,自给自足,始终是主流思想。

  田地产出虽然不如药坊和饭馆赚钱,可民以食为天,家中有粮,方能心中不慌。

  “可以,我看这个事情就由阿耶负责。”李逍没有去跟大家讲什么商业经营,什么利润最大化,时代不同。

  老赵虽然是个郎中,但毕竟在李家庄多年,对于农事也是很熟悉的,让自家岳父负责去长安买牲口肯定是放心的。

  老赵听了很欣慰的道,“三郎你放心,我在长安有熟识的牙人,以前你父亲在时,李家买牲口就都是找他们。”

  牙人就是中介,各行各业都有专门的中介,贩牛卖马的也有专门的牛马牙子,这些人既为买卖双方撮合,也提供专业的指导知识。

  要买合适的耕牛,这里面也是有很多学问的。

  “我看不如先买十头黄牛,买九头母牛,一头公牛就行。”老赵说。

  蓝田是秦岭北麓山腹,山地坡地多,河边水田少,这边的气候也属于山区气候,养黄牛是最合适的,黄牛耐力好,而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