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23章 东归团聚_唐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往黄河口海域的福船归来,带回来意外的麻烦。

  大名府尹杨利言,送来十二个大唐官员。

  其中裴枢、崔远、独孤损三人,顶着大唐宰相名头。

  押送的人告诉曾浩,劳烦送去杭州。

  曾浩只能留在军中养着,送去杭州,岂不是给侯爷的统治添乱,需要请示侯爷怎么处置。

  罗霄交给属下书信,打发十个属下回国,独自登上福船开始海上旅途。

  河西走廊的沙州敦煌城,发生一场内讧政/变

  归义军节度使张承奉,遭到曹氏索氏的联合背叛。

  张承奉被杀,但是张氏依然存在,主要是沙州望族姻亲连结。

  例如以前的归义军节度使索勋被杀,索氏家族依然存在。

  肃州龙氏,接受迁移西凉王国,但是提出类同慕容氏的青海国王,认可焉耆国王。

  理由是大唐册封过焉耆国王,安史之乱发生,当年的焉耆国王亲率五千兵力勤王。

  韦扶风考虑之后,答应了肃州龙氏条件,取消了迁移西凉王国,但是需要出兵镇守河套地域。

  黄河几字形流过黄土高原,几字上部与阴山山脉之间的地域,土地肥沃,适宜农牧的生存宝地。

  阴山南部的河套平原,对于游牧民族而言,‘天堂一般的存在’。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这首诗词,就是阴山南部河套平原,环境优美适宜生活的真实写照。

  契丹多次袭劫雁门关之外。

  韦扶风急于增兵河套平原,本想迁移肃州龙氏去往,一是防御契丹,二是制衡党项人。

  但是,利用肃州龙氏未必能如所愿。

  肃州龙氏,一旦在天高皇帝远的宝地扎根,存在叛投契丹的反噬后果。

  韦扶风在张掖城,接见了肃州龙氏的龙王,瓜州慕容氏的青海国王,酒泉郡公,曹议金,索氏家主,张氏家主。

  韦扶风承诺,给予曹氏,索氏家主,张氏家主,三家望族国公爵位。

  五家地头蛇回馈实质性表忠,出兵归属嗣王调用,负担出征北庭三州的军需。

  童山接到韦扶风军令,率军出征北庭三州,韦文东继续随军。

  韦扶风思归心切,率领五千军力离开张掖城。

  带上阿古兰,龙氏郡主,慕容氏郡主,曹氏县主,索氏县主,张氏县主。

  韦扶风抵达凉州武威城,入城会见文武官员,又在凉国公府,单独与王大虎喝酒叙话。

  王大虎离开。

  韦扶风询问长禄:“本军听说凉州有嗢末人?”

  长禄点头回答:“有的,嗢末人在凉州占比很大,大多数曾经是吐蕃贵族的部曲,也就是家奴。”

  韦扶风说道:“听说嗢末人仇视唐人。”

  长禄想一下,回答:“侯爷,奴婢没觉得嗢末人仇视唐人,遇上的嗢末人都很淳朴。”

  韦扶风点头。

  长禄又道:“侯爷听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