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3章 韦扶风的想法_唐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江下游的南面诸州,江宁(南京),润州,常州,苏州,杭州,官称浙西地域,置立过浙西观察使。

  韦扶风摇头道:“我也想去摘了果实,只是镇南军,鄂岳军和荆南军的阻隔威胁,不敢大军东去,另外乱战之军多悍勇善战之辈,川南军去了很难战胜。”

  林清雪点头,韦扶风又道:“目前还是巩固基业重要,贪婪进军浙西,反而落入顾此失彼的后果,只有向南发展,方能顺利的开疆扩土,也不会引起朝廷和强藩的过于关注。”

  林清雪点头,韦扶风又道:“我去潭州之后,率军远征桂管(广西),待稳定了桂管统治,可以与夜郎府遥相呼应,进军黔西黔东黔南,打造西南霸主地盘。”

  “桂管?易得吗?”林清雪问道。

  “桂管治所是桂州始安县(桂林),据探报守军只有三千,我不取潭州南方的诸州,反而跨越南下远袭桂管,能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只要拿下临桂县,得到桂管观察使印信,名正言顺的传告桂管十三州,说是奉旨接任。”韦扶风回答。

  韦扶风所说的桂管观察使,事实上也是一个藩镇存在,桂管地域蛮族(少数民族)居多,类似相邻的黔中道僚人族。

  相比之下,桂管是被唐军征服过的流官统治。

  黔中道因为地理原因,始终未被大唐军力真正的征服过,所以黔中道的州域,多数是世袭的土官。

  桂管观察使的前身是经略使,经略使是低于观察使的地方军政长官,类似都防御使,但官阶不如。

  桂管最早隶属于岭南道,唐初岭南道四十五州,分属广州,桂管,容管,邕管,交州(又名安南经略使),五个都督府。

  唐初岭南道的最高官职岭南五府经略使,兼任广州刺史。

  唐肃宗至德六年(756年),安史之乱造成方镇林立,节度使官职成为主流,岭南五府经略使升格为岭南道节度使。

  (862年)唐懿宗咸通三年,大臣蔡京奏请分岭南为两道节度,懿宗准奏,任职蔡京任职岭南西道节度使。

  原岭南节度使变成岭南东道节度使,大臣韦迪任职,开启广东和广西行政划界先河。

  岭南西道节度使治所,落在邕管所在(广西南宁)。

  下辖桂管经略使的十三州,邕管经略使(治所广西南宁)的十三州,容管经略使的十四州。

  还有西南方向更远的交州经略使(越南)十一州,雷州半岛和海南岛。

  但事实上,岭南西道地域九成是蛮族人口,大唐的统治流于表面虚权,朝廷任职的节度使形同摆设。

  邕管,交州,容管的经略使官职,原本都是朝廷流官任职,后来渐渐被最强势的蛮族首领任职。

  只有桂管一直能够朝廷任职,经略使升为观察使,替代名存实无的岭南西道节度使,负责向朝廷输送贡赋。

  大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