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3章 去往思州_唐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行进中,韦扶风吩咐属下,称他为副使大人,官职黔中节度副使,涪州刺史,出身庆阳侯府,名楚瑜,黔中节度使的表弟。

  属下们遵令,途中,近卫牙将冷风问道:“大人真的要去思州?”

  “是,你认为不妥?”韦扶风微笑道,对于自家将士,尤其是近卫,他一向亲和,但绝不松懈军规。

  “属下认为不妥,思州之行由属下去往即可,大人不宜犯险。”冷风回答。

  “本军亲自去思州,才能够取信田氏,此去是与田氏谈判,谋求长久的相安。”韦扶风说道。

  “属下认为,大人亲往危险。”冷风说道。

  韦扶风说道:“过了沅江或许陷入危机,雷彦恭一旦知道本军归返施州,必然联合溪州僚人族追杀阻截。”

  近边的将士们愕然,韦扶风又道:“本军为什么不回去武陵县城,因为本军身在武陵县城,鄂岳军不惜代价的攻城,武陵县城没有本军的存在,攻陷了也是得不偿失的后果。”

  将士们纷纷点头,韦扶风又道:“此去思州,一是绕路抵达乌江回归川南,二是了解僚人族的真实情况,三是与田氏谈判。”

  将士们无话,押着俘虏继续行进,途中经过一处险谷,一众俘虏被韦扶风下令处决,一个不留的抛尸荒谷野地。

  黔中道的州域多山多水,基本上没有正规的大路可走,这也是僚人族很难被征服的根本原因。

  山地作战,僚人族占据地利优势,外来入侵者需要付出巨大牺牲才能够征服,得不偿失。

  韦扶风一行靠着太阳辨别方向,沿着山路痕迹行进,途中偶尔遇上小股僚人族,双方彼此警惕的保持距离,基本上都是僚人族走避远离。

  五日后,韦扶风一行抵达辰州治沅陵县(怀化地区)。

  沅陵县建制于汉高祖时期,有湘西门户之称,与黔州一样经历了土官和流官的反复统治。

  土官就是类同思州田氏,流官就是朝廷任职的官吏。

  现任辰州刺史是本地豪族刘梦溪,刘梦溪的父亲任职过沅陵县尉,事实上就是僚人族的一个头领。

  大唐稳定时期,朝廷任职辰州刺史,辅官僚人族首领任职,否则很难官治。

  自从黄巢之祸席转大唐南北各地,造成官府权威大损,各地豪族或绿林强者纷纷占据地盘,形成一个个割据势力的藩镇。

  雷满出身溪州僚人族,乘乱攻占朗州和湮州,使人向当时的淮南节度使高骈投附,被举荐置立武贞军节度使,统治朗州,湮州,溪州和辰州。

  雷满死后,辰州刺史刘梦溪使人去往黔州,向黔中节度使表示尊崇归附。

  黔州刺史张文成,全权负责僚人族归附,接受了归附,承认溪州刺史和辰州刺史。

  韦扶风只愿承认现任辰州刺史,不会认可土官世袭。

  辰州和溪州的情形与思州不同,两州人文类同黔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