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九章 大明普通一老汉【第六更】_大明:开局把系统借给洪武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倒台了的。

  朱元璋看老头目光闪烁,就知道这个看着老实巴交的老人家恐怕已经在猜测他的身份了。

  当然他也不在意。

  他笑了笑继续问道:“我听说朝廷最近设立了一个可以让孩童免费读书的社学,咱们村儿里去社学读书的多不多?”

  老头闻言顿时笑了起来:“这两年大家手里都宽裕了一些,也不缺孩子那一把子力气了,都希望孩子好好读书习文,所以去社学读书的的确很多。”

  “毕竟未来不说考状元了,就算能考中秀才,那也是光宗耀祖呢!”

  “等老汉我孙子长大了,也是要送去社学读书的。”

  “俺老张,怎么说也要在有生之年培养出一个读书种子,要不然老汉我死都不瞑目。”

  老头说最后一句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极其认真。

  “希望老哥你能如愿以偿!”

  “以后大孙子能出将入相!”朱元璋倒是很理解老头的心思,毕竟谁不希望自己的后代比自己有本事啊!

  而让大明朝读书门槛降低,让天下贫寒百姓也能读得起书,进的起学,这本来就是朱元璋建立社学制度的根本目的。

  社学是从去年朱元璋提议设立,然后迅速在整个大明铺开的。

  它在制度上属于官设民办,由官府负责招募教习,并且给教习发工资,而教习的职责就是在当地招收适龄的儿童进入社学免费读书习文。

  甚至为了让这些教习先生认真教导学生,朱元璋还让礼部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比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立指标,三年内必须从社学中教出多少个童生,若是达不到目标,那就只能等着被开除国家公务员行列了!

  现如今的社学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已经能做到覆盖全国将近八成的乡村、小镇,它会成为大明朝最基础的启蒙教育机构,会不断的为县学、府学、道学输送人才。

  最终这些人才又都会通过科举汇聚到朝廷,为朝廷所用。

  当然只这样,还是不够的!

  这些和原本历史上的社学制度出入不大。

  朱元璋基本上没怎么改动就直接照搬了过来。

  但现如今的朱元璋眼界更加开阔,教育机构关乎国家根本,他自然不满足只是这样。

  只是现在国力有限,只能先把社学制度搬出来过度一下。

  未来等国力再强盛一些,他会继续深化教育机构改革的。

  比如,朱元璋未来一定会在社学之中开设武道一科。

  大明朝的未来,一定是要文武双修的。

  但现在还远远不是时候,有句话叫做穷文富武,想要练武就需要大量吃肉,而且还需要各种药浴,补充身体的亏空,这不是现在才刚刚满足温饱问题的穷苦人家百姓能承担的起的。

  “等等吧!”

  “大明在一天天的强大着,总会有那么一天的!”他心道。

  “老人家,我再问你,你们这里当官的有没有做的不好的地方……。”朱元璋又问。

  两人坐在那里谈天说地,聊的很是投机,不知不觉就是将近半个时辰。

  终于朱元璋感觉时间差不多了,起身告辞离去。

  “唉,你的酒!”身后响起老汉的呼喊。

  “送给老哥你了!”

  朱元璋大笑着摆了摆手,带着锦衣卫,骑着快马,快速消失在大路尽头。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