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894章_火热的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这场水灾已经彻底暴露了北洋政府的无能。

  山东、河北可以说是北洋的根基所在,北洋军队中的官兵主要就出于这两地。可是之前日本借口进攻青岛德军时登上了山东半岛,可北洋政府居然搞出了一个局外中立,这就把山东民众给抛弃了。现在这场百年一遇的大水灾,又让直隶百姓彻底对北洋政府失去了信心。

  在本乡本土都得不到支持的军队,又怎么去和革命委员会去对抗?老实说,革命委员会这些年的作为,确实把战争的条件提高了不少。

  过去,不管是北军还是南军,不管是北洋军还是南方革命军,在老百姓眼中只有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分别。只要本地人组成的军队平日里少祸害些乡里,老百姓总是会支持本地军队的,因为外地人组成的军队过境就是一场灾难,这是满清三百年统治带给中国人最为深刻的教训。

  像辛亥革命那样,本地革命党人给外地来的革命军带路,完全就是一个奇迹。这种奇迹随着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之后也就消失了,民国的军队再一次恢复了满清时代的特色,把自己的国民视为了可以劫掠的对象。

  也只有革命委员会组织的国民革命军,才一直保持着从辛亥革命时建立起的军纪。当然,在这种军纪的背后是同党的领导、扫盲运动、思想教育和充分的物资供应分不开的。因此到了今日,至少在北方民众眼中,国民革命军和其他军队是可以区分开来的了。

  比如之前国民革命军进入河南,明明是本地作战的宏威军却享受到了客军的待遇,河南百姓主动为国民革命军带路和传递消息,使得本就装备占优的国民革命军以压倒性的优势击败了宏威军。

  这也就是北洋各将领觉得大势已去的根源,如果在北洋的地盘上国民革命军都能如同在主场作战,那么大家还能依靠什么去抵抗国民革命军的进攻呢?

  如徐树铮这样年纪不大,又觉得自己还有才能的北洋将领,自然是不甘心跟着北洋这个团体一起落幕的,他自然想要顺势进入到革命委员会的体制之内的。当然,不是两手空空的过去重头再来,而是希望带着一部分北洋财产过去,从而在革命委员会中换一个较高的起点。

  王承斌和徐树铮也不是第一次见面了,看到对方进门后他就挥手让一旁伺候的白凤仙退了出去,好让自己和徐树铮有个私下谈话的空间。

  等到白凤仙关上了房门,王承斌就对徐树铮说道:“又铮老弟,我想了几日了,校长的话我肯定是要听的。不过我还有几个问题要问一问你,不知你能不能老实告诉我?”

  徐树铮微笑着说道:“王大哥客气了,要是我知道的,自然是言无不尽。”

  王承斌也就不客气的问道:“第一,革命委员会打算给我什么待遇,我投过去总不能比现在还差吧;第二,曹师长对我也算不薄,我最多也就是两不相帮,但不可能帮着他们去打第三师的兄弟;第三,我和第三师的兄弟相处日久,我希望过去之后,不要把我和兄弟们分开…”

  徐树铮突然就哈哈大笑了起来,王承斌顿时被打断了思路,不由有些愤怒的盯着对方,徐树铮这才停下笑声,对着王承斌说道:“王大哥恐怕是搞错了吧,我这次过来只代表段总长,可不代表革命委员会。

  再说了,要是王大哥你能挡得住革命委员会的话,又何必提出这样的要求呢?眼下是人为刀俎,可王大哥却似乎不知道自己是鱼肉啊。

  既然如此,我也问王大哥一个问题。这革命军是打过来容易,还是劝说您带着部队投降容易呢?”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