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841章_火热的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头,他不由笑了笑说道:“这一次虽然后贝加尔方面军干脆利落的击败了聚集在赤塔的俄军,不过外蒙古方面军这一路还是遭到了不少挫折的。

  为什么两路军队会有这样的不同表现?因为从恰克图两岸到铁路之间正是后贝加尔地区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这里有着诸多河流和丘陵、山谷,既适宜放牧,也适宜耕作,按照我们搜集到的情报,该地区的人口大约超过60万人,几乎和整个外蒙古的人口相当。

  俄国人在该地区的经营差不多有100年了,恰克图北岸到铁路之间的蒙古人,几乎已经俄罗斯化,不肯俄罗斯化的蒙古人都被驱逐出了该地区,可以说这一地区已经成为了俄国人的土地。因此外蒙古方面军从此处进军时,遭遇到的最大阻碍不是俄军而是本地俄罗斯人自发组织的游击队,外蒙古方面军不得不把大部分力量放在了身后,以保卫自己的后勤,自然也就无法打出后贝加尔方面军的战绩了。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该地区的俄国移民在归化本地蒙古人之余,他们也在本地扎下了根。这些在本地生活了2代以上的移民已经不可能回到欧洲去了,因此他们只能和我们拼命。只有那些刚刚从欧洲来了没有多久的新移民,才能在我们的驱赶下放弃土地,因为他们还有家乡可回。

  所以,后贝加尔地区就是敌国,除非我们采取更加激烈的方式,否则该地区的居民是不可能支持或服从我们的。在伊尔库茨克地区的支援下,除了城市之外的乡村将会成为这些游击队进攻我们的基地,我们无可能长期占领那些被乡村包围的城市,光是为那些城市内的驻军输送物资都会拖垮我们。

  因此,从后贝加尔撤离,并不是为了向临时政府表示善意,而是在临时政府意识到他们可以用乡村包围城市的办法围困我们之前,我们抢先从俄国乡村游击队的包围圈中撤离,以降低我们失败的风险…”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