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22章_火热的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反倒是那些天天围着上级吵着要经费的,每次拨付研究经费时都会有所增长。而经费越是充足,研究获得的成果越多,研究项目也就越受上面重视,于是就形成了一个正循环。

  首发网址https://m.vip

  这样一来,凡是不想混吃等死,不想被学术圈子边缘化的学者们,就只能加入到科研经费的争夺战中去了。最终就变成了只要一有机会,学者们就要向几个管着钱袋子的委员们化缘了。而其中最肯花钱的,大约就是吴川了。

  因此只要吴川出现在学者们的面前,几乎就没有不遇到叫穷的。当然,鉴于当前正处于一个科技大发现的时期,这些学者们的要求倒也并不是无的放矢。而正试图建立一个工业化体系的革命委员会,对于这些科学研究的成果也是需要的,并不像关内那些浑浑噩噩的官僚那样,完全不明白科学研究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只是一味的不想乱花钱。

  当吴川把自己的麻烦甩给了吴仰曾后,总算是冲出了学者们的包围圈,他朝着左右打量了几眼,便朝着站在会场另一头的一群人走了过去。这些没有围上来的人,是工程方面的专家,确切的说是水利水电方面的工程专家。

  美国人萨凡奇,美国内务部垦务局的工程师,也是丰满水电站的总设计师兼总工程师,站在他对面和他交谈的,是德国西门子公司的工程师李斯曼,也是尼尔基水利枢纽项目的总设计师和总工程师。

  站在两人身边的一些中国人、美国人和德国人,都是这两个水电水利项目的工程技术人员,他们自然不会围着吴川索要什么科研经费。在冬季来临之后,两处工程不得不停下歇工,而萨凡奇、李斯曼也因为在两个项目中的出色表现,被吴川推荐进入了工程院院士的授予名单,于是纷纷前来了哈尔滨。

  看到吴川走过了过来,萨凡奇和李斯曼也就停下了关于专业上的交流,对着这位革命委员会的领袖进行了问候。吴川向两人回礼之后,就温和的向两人说道:“两位先生,感谢你们对于革命委员会及中国人民的帮助。

  你们所掌管的两个工程是革命委员会手中目前投资最大的两个工程,除了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工程外,我相信我国历史上能够超过这两个工程的投入已经很少了。

  丰满水电站的施工人员8万2156人,尼尔基水利枢纽的施工人员是7万9562人,还要加上数百台机械、上千台汽车、上万辆大车,和为这两个项目专门修建道路和基建设施的服务人员。总人数大约达到了整个东三省建设用工的20%。

  所以,我一直都很关注这两个项目的进度,今天难得两位都在这里,我很想问一问两位,这两个项目能够如期完成吗?假如能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