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80章_火热的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照会,和格雷子爵预料的差不多,依旧是老调重弹,内容不过是英国的海上禁运政策违反了伦敦宣言,损害了美国的正常商业利益,如果英国继续执行有害中立国贸易的禁运政策,那么美国就不得不考虑对协约国供应的商品涨价了。

  格雷子爵对于美国人这种小商贩的心态简直是嗤之以鼻,虽然欧洲大战爆发之后,英国对于美国一直采取安抚的政策,但是英国政府并不认为自己对于美国是没有反制措施的。

  一个是美国进口的原材料大多来自于英国的海外殖民地,而美国出口贸易的四成也是输往英法在海外的殖民地,因此美国人真的敢大幅度涨价的话,英国同样可以考虑对输入美国的原材料进行限制。

  其次,大英帝国的皇家海军牢牢的控制着大西洋、地中海和印度洋,哪怕美国人把自己所有的海军军舰都放在东海岸,也只能保住本国的近海区域而已。毕竟美国和德国的军舰合在一起,总吨位也没有超过英国皇家海军的万吨,再加上太平洋上还有日本海军的70万吨。

  所以美国人不管再怎么叫嚣,也只是被困在美洲孤岛上的一只狮子,基本影响不到欧亚大陆的政治。当然,英国人现在也不会去招惹美国人,总要先把欧洲的这头狮子给打压下去,接下来才轮得到美洲这头狮子。

  但是当美国人拉上中国人一起提出抗议,这个局势就相当的微妙了,特别是在中国刚刚击败了日本的陆军后,东亚的秩序已经有些脱离大英帝国的控制了。就这一点来说,格雷子爵对于朱尔典是有所不满的。他认为这位英国外交官当中的中国通,也许是在中国待的太久,已经忘记了英国外交的根本原则,而是把保住他在中国太上皇的地位当做了首要任务。

  假如朱尔典认真的考虑过帝国在东亚的利益所在,就不可能让中日走到战争这一步,这场战争不管谁赢都打击了英国在东亚的统治威信。而漠视中日双方爆发战争,无疑就是朱尔典试图借助日本的武力打击中国内部的新兴势力,从而继续保住当前这个对朱尔典百依百顺的北京政府。

  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朱尔典显然是搞砸了。他不仅没有利用日本人完成打击革命委员会的目标,反而暴露了英国在东亚力量不足的弱点。而日本对华作战的失败,也就意味着在东亚出现了一个可以牵制日本的力量。

  假如这只力量是亲近大英帝国的,那么倒是一件好事,至少在大战期间东亚是安全了。但是这只力量倒向了美国之后,对于英国来说就变得极为尴尬了。这等于是帮助美国解脱了太平洋方面的战略威胁,日本人显然不可能在一个虎视眈眈的对手注视下,把自己所有的海上力量都用于对付美国人的,那等于是自杀。

  而英国的海上力量虽然比中国要强大的多,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基本毫无用武之地,因为中国的海上防御几乎是零,哪怕是日本海军都足以封锁住中国的海岸线了。但是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得利的都是欧洲列强,封锁中国等于就是砍断了列强对于中国的吸血管道,这大约是中国人求之不得的局面了。

  于是,当中国在外交照会中发出威胁,表示要在中东铁路上实施同样的禁运名单时,确实比美国人还要有威胁力。而且格雷子爵即便用自己的屁股去考虑,也知道现在的中国人在战胜了日本人之后民族意识有多么高涨,而中英之间的西藏问题已经完全破坏了中英政府之间的互信,一旦革命委员会真的在中东铁路上搞起了禁运名单,那么英国在中国几乎得不到任何同情和帮助。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