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38章_火热的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之后,章太炎正想和吴川开口,却不料吴川已经先行出声向他说道:“太炎先生,我知道在学问上不要说东北,就是全国也是没有几人能够及的上你的。

  您对于教科书的编撰有意见,我听了听认为这些意见都是无伤大雅的。如果教育学会的同志们有更多的精力,修改一下也行。要是时间上确实来不及,那就只能等二版再去修改了。不过赵必振同志的意见是正确的,教科书内必须体现出革命的历史观和文学观,以确保中小学生从一开始就竖立起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世界观。这也是革命委员会究竟能否把革命理念传递下去的根本,没有这些后来者的加入,革命就会成为无根之木。”

  章太炎依然不能认同这样的主张,不过对于吴川他的态度就显然柔和的多了,他压制住自己的脾气说道:“可教书育人首要在道德,其次在学问,怎么能够把革命理论作为首要的教育内容?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心里充满了暴力,恐怕不是社会之福。”

  吴川伸手取过茶盏饮了一口茶水之后,这才整理了思路开口说道:“我以前读书的时候听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谁掌握了现在,谁就能塑造我们的过去;谁塑造了我们的过去,谁就能决定我们的未来。

  我认为这句话用在教育上,简直是再恰当不过了。教书育人首要在道德,其次在学问,我并不否认这种主张是美好的,但却并不是革命委员会所需要的道路。

  再谈到教育问题之前,我想请教太炎先生您,您以为未来的中国应当建立起一个什么样的政权,才能赢得国家和民族的独立,收回被满清出卖的各项领土和利权?”

  听到吴川问了这个问题,章太炎几乎张口就想出声,但是他只是说了“当然”两字后就停顿了下来。若是去年他刚到东北,吴川就提出这个问题,他能够滔滔不绝的和吴川说上三天三夜。但是随着宋教仁、陶成章等人的过世,孙文、黄兴的被迫出国避难,袁世凯打着修宪的名义废除内阁、国会,实施了独裁的总统制后,章太炎突然发觉他过去所设想的种种治国之道,在当今的中国都成了空中的画饼,无有一样能够实现的。

  虽然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党人还能在东北、山东找到一个安身之处,但这都是共和党人建设起来的地盘,根本和他们之前鼓吹的共和制度毫不相干。在这样的现实下,章太炎终究不是孙文,不能昂着脖子死不认错,依然认为只有共和才能救中国。现实就是,共和连自己都保不住,在袁世凯的强权下,共和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犹豫了半天之后,章太炎终于摇着头不怎么甘心的说道:“恐怕还是要走革命委员会的民主集中制,才能建立起一个令全国统一号令的中央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