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 坂垣的特遣队_残阳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矶谷集群最先完成集结的,基本序列,包括从大连登船112师团、朝鲜南浦至长渊登陆的122师团,营口登陆的134师团,丹东上船的80旅团。以上部队全都来不及等待满员,以及卸下重武器,就急迫地展开了战役。这当然是坂垣与矶谷的最后一次电话通话下达的指令。

  板垣自己从西宫出发的,下辖的兵力更少,主力为第一机动旅团和63师团,以及一些工兵部队。板垣决定提前动手,是因为他意识到,此战绝不可四平八稳,必须以快破敌。

  他当然不是盲目无谋之辈,而是恰准了时机,继续拖延,自己的进攻意图就可能被敌人看破并有所防御。另外,他已经有了一套沿湄公河连续进攻的新式战术,在支撑他的快速进攻。他要迅速击破周有福,然后回过头消灭黄天仰。这期间,空投核弹的技术准备大概差不多了。

  简单说,他要利用湄公河的运输能力,将后续赶到的兵力和物资,逐次投入到更加纵深的前线,如果仅仅在沿岸上陆,这样后到的部队势必远离不断向西延伸的战场。他要利用湄公河流域四通八达的航线优势,将机动能力和舰队的火力充分发挥出来,以此抵消周有福的坦克部队的机动性和火力。如果放弃这些优势,他自认很难吃掉福周旋。河网地带显然对拥有海军优势的日军更有利,而对纯地面部队组成的褚亭长军不利。当然他手里捏着两张王牌,其一是第1机动旅团,其二是新改进的反坦克*。新式*可以从车辆上发射,射程增加到2公里,除了攻击对方车辆,也可以攻击阵地。

  周有福部一直在等待上峰的反击命令,但是直到敌人集结完成,也没等到。

  他从未怀疑过褚亭长的指挥,但是这次,老周是有些怨言的。他未上过正规军校,作战全靠自己摸索。以猝不及防的攻势,让敌人不断处在奔溃/退却/仓促防守/继续崩溃的恶性循环中,是不二的窍门。但是在长达一个月的静坐中,褚亭长只是在后方修修补补,却没有对脆弱的敌人上岸部队发起进攻,眼看着从岘港至三歧上岸的112师团一路北上,与顺化残兵会和,随后又与从海防登陆,利用铁路南下的80旅团合股,终于成了气候。

  这期间,任何一次突然袭击,都可以把立足未稳的敌人赶下海,或者至少摧毁他们在登陆场附近的物资囤积点,然后再实施反复攻击,让敌人疲于奔命始终集结不起兵力来。他自信自己的部队可以完成这样的短促攻势,而不会被敌人找到使用核弹的机会,但是褚亭长始终不让他放手一搏,而是让他着力修建后方道路和浮桥,似乎打定主意准备后撤。

  矶谷集群完成初期集结后,开始试探性进攻,褚亭长也是命令周有福的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