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3 适应能力_残阳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周有福出击时,何必胜的临时组建的坦克群已经在山梁后准备就绪,第5军占据北方,地势较高,这个优势使得敌人很难观察到这边的调动,而敌人的调动,即使有所掩饰,也很容易漏出破绽。日军的所有调动,都围绕着躲避盟军空中侦察展开,确实效果不俗,不过却很难骗过躲在八倍炮队镜后面的侦察兵。尤其坦克的调动,动静不小。有经验的侦察兵已经熟悉了第三旅团的一套指东打西,分散兵力的做法,他们并不在意这些坦克无头苍蝇一样的乱跑,他们只注意最后的集结区域。敌人烟雾起来的有些慢,侦察兵在这之前已经看出了敌人要出来的苗头。当然褚亭长原本的策略也是攻其必救,所以并不难判断最终给他们会出现在哪儿。天野指挥官判断,自己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显然算的太富裕了。

  即使是对天野这样谨慎的日军指挥官而言,料敌从宽也只是一句空泛的教条,他们被惯坏了,习惯于敌军反应迟钝,学习能力低下。在中国战场上确实如此,战争进行了十二年,国民党军始终无法适应日军很少变化的战术。相较而言,在苏德战场,苏军花了两年,适应了德军的闪击战;在澳大利亚,美澳联军在惨败了一年后,也渐渐学会了不被日军的三板斧击溃。而在这里,褚亭长适应日本人的新战术,只需要一天。现在,只要天野一崛起屁股,他敢打包票知道他要拉什么屎。而且可以提前做好准备,把他的屎打出来。

  日军的出击坦克在201师挖掘的四通八达的壕沟上艰难前进,这些沟壑阻碍了坦克的行进速度。这些交通壕都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而且挖的非常之深,这样的土工作业,完全有悖于以往的国民党军风格。日本人见过用同袍尸体垒掩体的国军,但是很少见到战壕挖的这么快,这么标准的。在第5军,挖掘工事得过且过的毛病,只存在于周有福的202师。

  迫击炮炮火及时覆盖过来,在日军坦克群周围爆炸,这迫使日军车长钻进炮塔。所幸并没有发现他们最害怕的直瞄火炮的侧面袭击,这让指挥官广濑稍微安心。

  广濑大队长所在的大队指挥部,就在队伍最前方的一辆坦克里。他一直在地图上延伸,代表自己的箭头,希望尽早看到敌人,在敌人反应过来前,从侧后一通射击,将其半数歼灭,然后就可以迅速通过返回清迈,由步兵在身后恢复阵地。这也是天野大佐的基本意图。可以看到远处敌人的卡车正在奔逃,一切按照计划,敌人正在陷入混乱,应该还搞不清自己的意图。外面炮声渐渐减小,他忍不住又钻出座舱用望远镜观察。

  一辆被打坏的斯图亚特坦克,连同企图拖走它的,同样底盘的T2型履带牵引车就在前方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