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0 目标长谷川_残阳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艘由未完工的阿贺野号巡洋舰船体改装的打捞船,已经提前一个月改装完毕,正在佐世保待命中,接到位置信息后,立即起航前往那个区域。这艘船上除了大型起重设备,还携带了从德国*的深潜设备,这些设备将保证潜水员在3月份就能深入寒冷海底,进行长达几个小时的打捞作业。

  所有这一切,都比第一次急吼吼的打捞要来的更加稳妥。419仍然在俾斯麦群岛附近跟踪双方舰队,对这些变化完全不知情。在程大洋与林秀轩的预料中,敌人必然会对春日丸进行打捞作业,但是他们已经将原来的浮标破坏,所以预期敌人必须等到海水能见度较好且水温较高的5月份才能开始第二次定位工作,到了6月份才能开始正式打捞。但是那个时候,419已经应该腾出手来,可以对他们的打捞工作进行各种破坏。目前419已经分兵两处,全都纠缠在各自战场上抽不出身来。而419跟踪九州丸通过沉船附近时,没有发现任何打捞迹象,也成为了程大洋做出误判的一个依据。

  得益于日军进攻势头减弱,褚艾云的队伍修整了十天,西线日本人终于意识到自己兵力不足。东线中国军队也发现由于英军太痛快放弃了大片地方,自己过于突出,被迫从东圩(同古)后撤到彬马那附近,杜聿明将原先的同古会战计划,修改为曼德勒会战计划;总之他的所有计划,都是以不脱离铁路为基础,实施可进退的保守方案。敌人尾随而至,但是没有爆发大的交战。

  这期间,孙立人与史迪威越走越近,推销他的进攻计划,他对杜聿明的曼德勒会战嗤之以鼻,认为缺乏想象,集中兵力与交通线附近坐等敌人冒进,意图明显,等同于就摊在纸上,完全视敌人为傻瓜。

  当然杜聿明对孙立人提出的从缅甸中部下手,分割敌军的冒险计划也不感冒,他在军事上的嗅觉不如孙立人那么敏锐,但是在政治上压宝很准,他知道在缅甸中西部的任何进攻,都需要英国人协助,而英国人是不可靠的。总司令罗卓英则没什么主见,他大部分时候倾向于史迪威,但是杜聿明每次都能说服他。

  现在独立于西方的褚艾云,成为了史迪威希望能拉拢的对象,他委托布鲁克来干这件事,他自己则利用美援分配的权力,直接向重庆施加压力。他向蒋抛出了一个诱人的,装备36个中国师的远期计划,但是前提是,不能中国军队不能在战场上表现的太过消极。

  林秀轩趁着这段平静期,开始关注影佐祯昭的动向,他确信缅甸至少有一个穿越者,就在影佐手上,这个人是所有三个人里存在感最弱的,但是抚平扰动很难一蹴而就,必须一个个干掉。

  长谷川曾经(其实是未来)受聘在缅甸军政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