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4 天籁歌王和天籁歌后_华娱199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玩过「繁星--响,上台领奖」的奇迹,但关键他身份太敏感。

  既当裁判还拿冠军,甚至主办方都是他,就是球踢的再好,这个争议也不会小。

  节奏万一把控不住,天籁奖就成了个自娱自乐的笑话。

  到了曹轩这个地步,他不缺荣誉,也无需天籁讲,给他争光添彩,他本心是愿

  意参加,但怕影响奖项的公信力。

  最好的专辑和歌手不参加,其他人拿了也未必服众啊。

  所以这个事左右为难,不管参不参选,都有一定弊处。

  后来还是曾

  离给曹轩出了个主意,不敢说尽善尽美,但也算是给找了个好借口,把影响尽可能的降低。

  那就是天籁奖出席一条规定,为了保证评选的公平公正,凡本届评委,其名下和相关作品不入围提名。

  类似的规矩其实在评选奖项里也不少见,-般情况下,评委会都是找近两年没有作品参选的大佬,有作品参加的面对邀请也会拒绝。

  这次天籁奖评委会,总计七人,除曹轩外有歌手、音乐人、制作人、乐评人乃至相关从业者。

  前几个好说,最后一个情况比较复杂,举例其中一个前任华纳亚洲区总裁周建辉。

  这是曹轩的老朋友了,当年曹轩起势多亏了他,华纳前两年易主之后,他辞职自己创办了一个音乐器材公司。

  周建辉不是歌手也不是音乐人,甚至这几年不怎么在娱乐圈发展,但其在华语乐坛的以往贡献、地位和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也有足够的鉴赏水平,绝对有资格担当天籁奖评委。

  其他几位评委也是如此,含金量都很重啊,比如歌唱家刘焕、曹轩御用制作人,亚洲第一制作人的魏西溪、前《当代歌坛》主编云云。

  这里面多数评委都和奖项评选没有直接关系,例如小周,其实也有评委资格,但就因为有可能提名,所以没被邀请。

  这样的规矩最大限度保证了奖项公正程度,至少明面上是这样。

  其他奖项都执行的很好,天籁奖之所以比较特殊,那就是曹轩是这个奖项的创始人,不能不担任评委,又恰恰他的专辑成绩太好,根本不可能做到熟视无睹。

  所以就把他给架了上去,也让曹轩无数次的后悔,为什么不把专辑发布时间和举办时间错开。

  但没办法,专辑和演唱会相关事宜早几年前就定好了,不能说撤就撤,

  奖项也是如此,筹备好几年好不容易正式举办,上上下下不知多少人盯着,一旦推迟,很难说会出现什么变化。

  所以曹轩咬着牙也要办,只能找了这个借口,略带牵强的把自己给避了出去。

  虽然难保争议,但起码比参选大获全胜或者直接罢选更体面一些。

  好在外界大多数人还是理解的,一来是评委应该避嫌,二来确实是曹轩这个级别和国内这一帮歌手相差太大,放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