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四、 八阿哥胤禩_23_[重生]有仇报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更被一贬再贬,以致良妃也抬不起头来,这才因病而逝。此时胤禩自己小心谨慎,丝毫不行差踏错,又常常进宫陪伴母亲,令其身心愉悦,自然也无病逝之虞。

  康熙五十年十月二十日,步军统领托合齐被解职,同时圣旨任命隆科多为新的步军统领。同月,康熙在畅春园大西门内箭厅召见诸王、贝勒、文武大臣等,宣称:“诸大臣皆朕擢用之人,受恩五十年矣,其附皇太子者,意将何为也?”当场将刑部尚书齐世武、兵部尚书耿额等依附太子胤礽的重臣全数解职。

  胤礽终于逐渐成为了“光秃秃”的皇太子,而胤禩也陪伴良妃度过了提心吊胆的康熙五十年,良妃依然健在,胤禩大松口气的同时,也重新把心思投入了夺嫡的大战之中。

  康熙五十一年九月三十日,康熙巡视塞外回京当天,即向诸皇子宣布:“皇太子胤礽自复立以来,狂疾未除,大失人心,祖宗弘业断不可托付此人。朕已奏闻皇太后,著将胤礽拘执看守。”

  这下子胤礽是彻底没了指望,只在咸安宫里混吃等死了。朝堂上风云再起,请求立储的、请求复立太子的奏章连绵不绝,但康熙再未有表态,任由众人猜测纷纷,阿哥们明争暗斗。

  已到了这个时刻,胤禩也不再韬光养晦了,毕竟他素有贤名,裕亲王福全死前更说过“胤禩有才有德”、“心性好,不务矜夸”,在诸多大臣眼中胤禩“为诸阿哥中最贤”,最有机会登位——此时再韬光养晦,不但是毫无担当,徒让追随者心寒,更会令康熙和众阿哥觉得他虚伪,真可谓得不偿失。

  是而胤禩开始渐露锋芒,他也知道此事须得把握好一个度,否则只会令康熙忌讳;但他用心办差,提出不少良策,又开始不着痕迹地安插门客家奴,与未来的各路重臣交好——自然,无论胤禩如何谨慎,他的这些行为康熙不可能全部看不见,而同样觊觎皇位的胤禛也不可能不忌讳他。

  但胤禩并不给康熙他们捉住把柄,做足了父慈子孝的姿态,与兄弟们关系友善,和大臣们也只就事论事,决不妄言立储。他才德兼备,又有人脉,朝堂上渐渐将他当做隐形太子,竟也压下了多方不安之心,使朝堂再度平静了下来。

  如此一来,康熙即使有心打压胤禩,却也难以使他伤筋动骨——胤禩明白,康熙此刻内心也必定是极度矛盾的。

  话说这一次康熙为什么没有如前世一般把胤禩一踩到底呢?比如说大骂他“为辛者库贱妇所生”……其实这和此世的种种情况是分不开的。前世的胤禩在康熙四十七年一废太子时便锋芒尽露,朝堂之上大部分的大臣宗室都保举他为太子,致使康熙心下大震随即暴怒——事实上康熙之所以要废太子,无非还是因为太子的存在已

  请收藏:https://m.1663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